公元391年,一个逃避北魏追杀的草原流浪者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以灵活的战术成为游击战的鼻祖。同时,他残忍不仁的性格成为了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北魏登国五年(391年)11月,魏太祖拓跋贵率领5000名骑兵击败入侵匈奴铁弗部8万多人,随后乘胜入侵其领土。刘卫辰和他的儿子放弃代来城逃跑,被下属杀害。刘卫辰的小儿子刘勃勃此时只有十岁,因在外打猎而幸免于难。
刘勃勃从部落的小王子变成了草原流浪儿。他投奔了位于今陕北地区的鲜卑干部。他担心北魏的责罚,拒绝接受刘勃勃。他斗伏侄子称霸阿利私下放刘勃勃,和他一起逃跑后,秦高平公没有奕于。历史上著名的帅哥刘勃勃。这种“小鲜肉”很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将女儿许配给他,并任命他为联络官,负责向秦皇帝姚兴汇报工作。姚兴欣赏刘勃勃的精明能干,任命他为骁骑将军。因此,刘勃勃在后秦逐渐成为“政坛网红”。
[img]390443[/img]
柴壁之战在后秦和北魏爆发,北魏天兴五年(公元402年)。战后秦大败,遏制了其东扩的势头。北魏天赐四年(公元407年),后秦修复北魏,双方归还俘虏,改善关系。得知消息的刘勃勃紧张不安。他心里渐渐有了不臣之心。同年,刘勃勃掠夺了柔然部落社仑可汗给盟友姚兴8000匹良马。然后,他以打猎的名义聚集了3万多人,来到高平,假意邀请岳父参加打猎。刘勃勃杀死了不奕于,吞下了岳父破多罗部,实力大增,成为一方豪强。
刘勃勃成为夏国龙升元年(公元407年)六月的皇帝,夏国成为五胡十六国之一。刘勃勃指出,夏国初创,实力较弱。他想“骑马出其不意,救前击后,救后击前,让彼此疲惫不堪”,制定了“游食自如”的策略,认为“岭北河东不到十年”。南凉是刘勃勃的第一个目标。由于不成功,夏国龙在元年(公元407年)11月率领2万多名骑兵袭击南凉。在支阳和阳武下峡谷,他两次击败南凉军队,建造了1万多名南凉士兵的头部“头骨平台”。
击败南凉后,接下来要对付的是后秦。六年来,刘勃勃在青石原、木城、三城、平凉、杏城等地与后秦作战,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后秦屡遭打击,虚弱不堪。“岭北诸城门不昼启”。刘勃勃下令修建夏国龙升七年(公元413年)的“统万城”。他征发岭北十万胡汉人,“蒸土筑城”,若锥子能刺入城墙一寸,“即杀人而筑之”。同年,刘勃勃宣传“帝王,系天为子,是徽赫实和天连,今改姓赫连氏”。从此,流浪儿刘勃勃成了皇帝赫连勃勃
[img]390444[/img]
刘裕灭亡后,夏国凤翔五年(公元417年),想和夏国修好,约为兄弟。赫连勃勃耍了个小心眼,他命中书侍郎皇甫徽“为文而阴诵之”,随后,将刘裕的使者叫进来,“口授舍人为书,封以答裕”。刘裕“看其文而奇之,使者又言勃勃容仪壮丽,英武绝人。裕叹说:‘我所不如!’”。很快,赫连勃勃趁刘裕回到东晋,他再次背信弃义,赶走了刘裕的儿子刘义真,成为长安的新主人。夏国昌武元年(418年),赫连勃勃在灞上成为皇帝。他整天用刀和箭不离手,用刀砍得近,用箭射得远。对臣民进行割唇、抠眼等酷刑,有官员提出劝诫,他先割掉对方的舌头,再砍头。每次弓箭盔甲铸造完成后,都要进行测试。用弓箭射甲,箭射穿盔甲,杀死制作盔甲的工匠,反之,杀死制作弓箭的工匠。因此,有成千上万的工匠死亡。
赫连勃勃在统万城去世,夏国承光元年(425年)。有趣的是,赫连勃勃一生都在战斗,他从未与敌人北魏作战。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他的三个女儿嫁给了北魏太武帝拓跋韬,其中一个成了皇后。历史的细节总是耐人寻味的。晋书对赫连勃勃的评价恰到好处,入木三分。称他“虽弄神器,犹说凶渠”。赫连勃勃是游击战高手,纵马弯弓,终成霸业。最后以凶残好杀,冷血狡诈留下骂名。
这个人害恩人,杀岳父。他是游击战的鼻祖赫连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