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自恋的皇帝是乾隆。他以热衷于为各种名画疯狂盖章而闻名,被称为“中国弹幕第一人”。但乾隆的自恋行为不止一种。
乾隆登基时,经过100多年的休养,中国进入了唐宋以后唯一的繁荣时期。此外,乾隆继位后,还致力于大力发展清朝,使清朝达到更高的水平。
[img]390168[/img]
在《弘历宫行乐图》中,乾隆是汉服文士,坐在侍从的包围下的亭子里。五个穿着传统汉服的女人在卫队的护送下过桥,走向亭子。题画诗展示了清朝皇帝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
1762年,乾隆命令宫廷画家郎世宁起草小稿,画出1755年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军事胜利图,然后制作铜版画。乾隆非常欣赏这些宣传艺术品。他下令将这些铜版画分发给当地的宫殿、花园和寺庙,并将其作为皇家礼物奖励给在征收禁书运动中表现良好的私人收藏家。
当然,没有什么比宏伟的建筑更能展示皇帝的神话了。1736年11月,郎世宁接到乾隆命令中西画家合作画一幅圆明园的全景。他想扩大他年轻时生活的圆明园。1744年,两位宫廷画家奉命完成圆明园的40幅画。
然而,看过西方宫殿和花园的乾隆并不满意,要求郎世宁在圆明三园之一的长春花园北部建造“西方建筑”建筑。他还想看到巴洛克风格的西方建筑和美丽的喷泉。
1771年3月,重建岱庙拆除的14件楠木被解送圆明园。仅这一年,圆明、长春、熙春、绮春四园的建设项目就消耗了33万多银。
“圆”二字,“圆”是指个人道德完美,超越普通人;“明”意味着政治光明和完美。承平皇帝可能认为“圆”这个词非常合适。当他掌权时,尽管皇权已经扩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但他仍然必须利用园林艺术手段间接表达“普遍世界,不是王国”的皇权思想。
[img]390169[/img]
圆明园的重点是“九洲清晏”,九岛无非是“禹贡”九州,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政权的集中。东福海象征东海,西北角最高的土山叫“紫碧山房”,代表昆仑山。整个花园无疑是中国的缩影。
乾隆一直以激情创造和操纵自己的形象。历史资料中有很多关于他如何勤奋工作的记载。历史学家赵毅说,他“每天早上都要努力工作,夏天已经明亮了,冬天和月亮只有五个。”一旦发生战争,他必须在半夜亲自参观军事报告。这是传统观念中“理想化”君主的形象,夜以继日,努力工作。
他独自治理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没有与他人分享权力。在赵毅的叙述中,军用飞机部长起草的一些碑文文章在被乾隆删除后感到非常“酷”。因此,这位著名的文人不得不叹气:“我不知道圣学是不可能的。”
任何人的赞美都比不上虚荣皇帝的自吹自擂。1760年西城平定后,乾隆亲自编了昆剧《八艺舞虞庭》。这部剧的名字来源于《论语》中的“八艺舞在庭”。八艺舞是宫廷特殊天子规格的军舞。舜曾经是余部落的首领,乾隆改为余庭,显然是顺皇帝。
为了避免别人对他统治的不准确评论,乾隆晚年亲自给予了自己崇高的“历史评价”。他在《御制古稀说》中称自己为“千古一君”,认为自执政以来,朝政清明,“强藩”、“外患”、“权臣”、“外戚”、“女祭”、“宦官”、“奸臣”、“幸运”等政治灾难“今天都没有人”。12年后,他又写了《御制十全》,赞扬了自己的“十全武功”。
乾隆沉迷于盛世明君的梦想,忽视了帝国的危机选择。1793年9月14日,垂暮的乾隆皇帝在热河宫遇到了英国使团,但在英国人眼里,乾隆的盛世帝国并没有那么光彩夺目。
根据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已经诊断出清朝帝国:“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人被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的150年里,他们没有改善,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已经倒退了;当我们每天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是半野蛮人。”
外国游客的话解释了为什么清朝会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