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清朝著名的政治家,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一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img]389791[/img]
曾国藩
探索曾国藩的成长历程,我们会发现,学习经世致用的技能,是他脱颖而出、脱颖而出、实现非凡生活的坚实基础。
从隋唐到清朝,科举考试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文武官员和后备人员的制度,历经1300多年。到了清朝,科举考试逐渐僵化,弊端多多,被称为八股取士。八股文专题讲座形式,远离现实,缺乏实用价值,只能作为赢得科举成名的垫脚石。1838年(道光十八年),曾国藩考上进士,入翰林院。于是他有了进入官场的敲门砖。--在中国传统社会,如果没有进士出身,几乎不可能爬上显赫的官位。
[img]389792' />
科举考试
然而,如果你想脱颖而出,光有学者的名声是不够的。你必须学习经世致用的学习。所谓经世致用,是指学习必须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社会问题,从而达到国泰民安的实际效果。曾国藩主要在岳麓学院学习经世致用的技能。
[img]389793[/img]
岳麓书院
岳麓学院位于湖南省湘江西岸风景秀丽的岳麓山东山脚下。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院,被称为“千年学院”。曾国藩需要的是,这所学院很受欢迎。1834年(道光十四年)春天,24岁的曾国藩入读岳麓学院。经过一番努力学习,他在秋季参加了乡村考试,并获得了第36名。
湖南经世派当时在全国闻名,影响广泛。代表人物有陶舒、何长龄、魏源等。陶舒,道光朝重臣,是清代中国经世致用的第一人。何长龄,清代嘉道年间主政党的封疆官员,是经世致用思想的积极倡导者。魏源,清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政治家,现代中国“睁开眼睛看世界”
第一批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曾国藩与这些名人有着深厚的渊源,深受他们的影响,受益匪浅。
[img]389794[/img]
陶澍
“剑锋来自磨砺”,天道酬勤。曾国藩用儒家思想治军(儒家思想有很强的经世传统,很实用的教人如何做人做事),把湘军打造成一支勇敢善战的军队,为自己创造了伟大的成就。这一切都归功于经世致用的学习。
曾国潘的经世致用,奠定了他不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