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宫奇闻:唐德宗为什么要把同胞五姐妹纳入后宫?
在中国历史上,喜欢“姐妹花”的皇帝并不少见。汉代刘羁、后燕慕容熙、后唐李煜、清皇太极榜上有名;恐怕只有唐德宗李适能一次把才貌双全的同胞五姐妹纳入后宫。
[img]388873' />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记载了唐德宗将五姐妹纳入后宫的历史事实。据《旧唐书·后妃传》报道,庭芬有词藻。生五个女人,都聪惠,...都可以属于文字。长月若昕,次月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贞元四年,昭义节让李抱真表示推荐。德宗俱召入宫,...不以宫妾相遇,叫学士先生。“新唐书·后妃传”也称“廷芬,能辞章,生五女,都是警慧,善属文。长若昕,次若昭,若伦,若宪,若荀。...贞元中,昭义节度使李抱真表其才,德宗召入..............又高风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学士。除了“贞元四年”和“贞元中”之间的一点差异外,两份史籍都是一样的。文中提到的“廷芬”,即唐代作家宋廷芬。
宋廷芬,生年不详,出生在儒家渗透的书香世家,初唐著名诗人宋之问之裔孙,北州清阳(今河北清河)人。宋廷芬有一个儿子,五个女儿。不知什么原因,五个女儿都很有天赋,只有儿子愚不可教。有鉴于此,宋廷芬干脆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女儿的教育和培养上。宋廷芬饱读诗书,家教好。在五姐妹中,尤其是若欣和若昭,“文学特别优雅,性复贞朴素优雅,不仅仅是华丽的饰品”。他们曾经对父母说过“誓不从人,愿意以艺术闻名”,这意味着他们发誓不结婚,而是像男人一样专注于知识,想以优秀的文学造诣为家庭争光。宋廷芬的教育和熏陶下,宋氏五姐妹聪明好学,举止大方,能文善诗,才华横溢,一时名扬天下。
当时的皇帝是李适,也就是唐德宗。唐朝第十位皇帝李适是唐代宗的长子。李适出生于天宝年间,经历了安史之乱,当过天下兵马大元帅,即位之初,立下了发怒图强、中兴唐室的雄心壮志。唐德宗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大胆创新。但由于措施不力,用人不当,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发生了“泾原兵变”。流亡十个月的唐德宗回到长安后,变得一塌糊涂,最初的锐气已经消失。此后,虽然唐朝的政局趋于稳定,但大大小小的叛乱却层出不穷。元兴元年(公元784年),李抱真因消灭朱滔叛乱有功,加封校司空,不久又被封为昭义节度使。
昭义镇所辖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北西南部,治所为六州(今山西长治),距清河仅280公里。李抱真的有计划,关心国家。在任期间,只要听说有才华的人,他就经常派人用谦虚的话和厚厚的钱去寻找。如果他在寻找后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专业知识,他就会送礼物。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李抱真听到清河宋氏五姐妹的名字后,非常惊讶,便向朝廷推荐了五姐妹。因此,一项法令终止了五姐妹“誓不从人”的初衷。唐德宗非常赞赏他们,于是把宋家五姐妹都留在了宫里。历史书中没有描述宋氏五姐妹的身材和长相。我觉得应该很好;否则,唐德宗不会让几个歪瓜裂枣填满后宫。再者,凡有才华的女性,身上散发出的气质和风度,也会增添她们的魅力。
有人认为唐德宗纳宋五姐妹入宫是出于花心和好色。这当然是唐德宗此举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唐德宗热爱才华,“能诗”,颇具文采。从他拯救大唐帝国命运的《罪己诏》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这一点。在政治上,唐德宗无法与唐太宗、唐玄宗同日而语;但在文学上,唐德宗可以与两位著名的祖先并驾齐驱。在唐朝的21位皇帝中,近一半的皇帝留下了传世诗歌。《全唐诗》中收录的唐德宗作品共15首,在十位留下作品的皇帝中排名第一@ 仅次于唐太宗和唐玄宗。可以说,在文学上的共同追求,是唐德宗将宋氏五姐妹纳入后宫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唐德宗和宋五姐妹更多的是文学上的讨论和交流。例如,唐德宗“试以诗赋,问经史大义,深深感叹。德宗能诗,与侍臣唱及相属,也让若昕姐妹应制。每次进御,都称善。嘉其节概不群(见《旧唐书·后妃传》);再比如唐德宗“试文章,问经史大谊,帝咨美,悉留宫。帝能诗,每与侍臣庚和,五人皆预,凡进御,不尝不赏”(见《新唐书·后妃传》)。为了区别于后宫的其他女性,唐德宗“不以宫妾相遇,称学士先生”的意思是,宋的五姐妹不被视为“宫妾”,只是为皇帝服务睡觉,头衔也被称为“学士”。学士,是一种官名,一般为男人所担任,唐德宗称宋氏五姐妹为学士,不难看出他对才女的另眼相待。
事实上,唐德宗将宋氏五姐妹纳入后宫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唐德宗想要实施文治。唐德宗不仅自己写诗,而且刻意模仿初唐的宫廷风格。《唐诗纪事》记载了他亲自参加第百僚重阳宴会的应制诗,甚至批评崔叔靖的诗作为恶诗。为了倡导文治,唐德宗经常与大臣们一起唱诗、喝酒。一方面,他的目的是继续发挥文章的边缘装饰功能,另一方面,他促进了传统的礼乐教育,并努力恢复唐朝的繁荣。除宋五姐妹外,唐德宗还将其他有才华的女性纳入后宫,如与五宋同名的鲍君辉。因为他的好诗,唐德宗也尝试召入宫殿,参与皇帝和侍臣之间的文学交流。有一段时间,唐德宗后宫才女如云,文学氛围也相当浓厚。每次唐德宗与侍臣们作诗唱和,宋氏五姐妹都跟随,五朵金花,楚楚临风,成为当时唐朝宫廷内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毕竟,大唐帝国很难回归。唐德宗试图通过促进文学来改善政治,但并没有取得成功。然而,贞元时期(公元785-805年)创造的文学环境孕育了元和(公元806-820年)的优秀诗歌人群。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诗歌方面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除了个人天赋外,还与当时活跃的文学创作环境密切相关。@ “辍锻录”云:“唐诗至元和间,天地精华,尽发泄,或平或奇,或高深或雄直,旗鼓相等,各有壁垒。在唐朝历史上,唐德宗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在位近25年的文学发展值得肯定。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唐德宗因病去世,被称为“神武孝文皇帝”,其中“文”字名副其实。
唐德宗为什么能一次把才貌双全的同胞五姐妹纳入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