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末到大汉初立这段激荡的历史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刘邦项羽、汉初三杰等。在中国历史上,每一个乱世,都有一些才华横溢、善于谋略的谋士。三国是这样,秦末楚汉争霸时期也是这样。说到这段历史时期的顾问,最著名的是张亮、陈平和范增。事实上,除了这三个人,还有两个人没有他们那么出名,但他们的战略在某种程度上并不逊色于他们。一个是快通(也叫快彻),另一个是李左车,想谈谈。
[img]387936[/img]
李左车剧照
李左车的爷爷相当有名,可以用名鼎鼎来形容,他是赵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秦末天下大乱时,秦始皇灭亡的六国趁势而起,赵王歇也在赵国故地复国,李左车作为李牧之孙,自然辅助赵王。井星之战期间,李左车认为韩信和张耳大军千里奔袭,士卒疲惫,井星地形不利于车马作战。建议坚守井星,主张分兵断韩信粮草。然而,教练陈玉立没有采纳他的计划。结果,韩信先是用轻骑埋伏赵营附近,然后主力打败了赵军,陈宇被杀,赵王歇被俘,李左车逃跑,赵国灭亡。从战斗的过程来看,毫无疑问,李左车的计划和建议是相当正确的,但教练陈余不听,如此无助!
[img]387937[/img]
韩信剧照
李左车逃跑后,韩信知道李左车的能力,悬赏千金抓住他,目的不是把他放在死地上,而是为了自己。不久,李左车被俘押解到韩信账前,韩信虚心向他求教下一步灭燕灭齐的策略。这时,李左车留下了一句日后流传千古的名言,“智者千愁,必有一失,愚者千愁,必有一得。主张目前不宜攻燕、齐,应养老百姓,奖励士兵,同时以优势兵力向燕国进发,以造势,迫使燕国顺从。一旦燕王服从,齐国就会闻风而服。简单来说就是修身养息,安慰士兵,用德政安抚人心。以武力为威慑,以仁德服人心,恩威并举,迫使敌人归顺。
[img]387938' />
项羽剧照
这一策略具有很强的战略愿景。当时,韩信北上开拓新战场的目的是攻击项羽。韩信缺乏军队。如果他强行攻击燕齐,他将无法在短时间内赢得燕齐。当项羽援军到达时,情况可能会改变。韩信采用了李左车的策略,确实赢得了燕齐的位置。
[img]387939' />
刘邦剧照
韩信在齐地站稳了脚跟。刘邦发现了李左车的才华。他把他调离齐地,让他帮助王子刘颖。韩信被杀后,李左车辞职,隐居不知。
[img]387940' />
张良剧照
从秦末到汉初,李左车的战略非常出色。他的军事素质很高。虽然他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战略并不多,但从他在赵王和陈宇的贡献和韩信的贡献可以看出,李左车不仅在战略上有着独特的视野,而且在战术上也有着与张亮相比的战略战略。不幸的是,历史没有给他更多的机会和舞台来展示他的才华
韩信曾向他求教,这个人的策略与张良相比,他留下了一句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