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明朝,人们就觉得它强大、衰落、传奇。正如书中所说,虽然明朝灭亡了,但它是最有骨气的王朝。
“不和亲,不赔钱,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君王死亡!”是明朝的真实写照。即使在最弱的时刻,仍然有很多爱国将领为保住大明做出了最后的努力,比如卢象盛、袁崇焕、熊廷碧、孙传庭。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孙传庭。
[img]387082' />
孙传庭,(1593-1643年),字伯雅,今山西代县人。26岁时,他考上了进士,是儒生。但由于国家的需要,他决心杀敌报国。作为一名文官,他被命令在危险中成为明朝的最后一位英雄。
明末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实施十分危急。雪上加霜的是,关外的满清军队也虎视眈眈,可谓内忧外患。
[img]387083' />
自1635年以来,42岁的孙传芳一直奔赴镇压农民起义军的前线。先是攻击商洛地的起义军,杀死整齐王,然后主持陕西军事,加强训练,派重兵守住商洛地区的战略要地。他还与洪承类在潼关南部埋伏,使闯王李自成部几乎全军覆没,只有18人突破。
[img]387084[/img]
经过孙传庭的反复战斗,各地的起义军都被镇压了,只有河南威胁到了朝廷。1638年,多尔根率军杀人,将军卢象生死亡,孙传庭被调到北京驻军。由于反对杨思昌等主和派的意见,崇祯皇帝被贬为平民,并被关进监狱。
[img]387085' />
1663年,明朝的局势越来越严峻。这时,皇帝想到了孙传庭,并命令他率领禁卫赶赴开封。后来,由于敌我力量的巨大差异,他被李自成打败,决定守卫潼关。他原本打算以潼关为天险,与李自成大军对峙,但崇祯皇帝命令他迅速作战,最后死在潼关,被马革包裹。
[img]387086' />
孙传庭的死也标志着拯救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被抽走了。明史说:传庭死了,明朝死了。果然,一年后,也就是166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随着他的战死,明朝的最后一个英雄也走向了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