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藩王造反自明朝以来就没有成功的先例。举几个例子,比如西晋八万之乱,八位藩王造反16年,但没有人是皇帝。最终的结果是西晋政权的亡国。
[img]385836' />
再比如西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七王造反。结果汉景帝只用了三个月就平息了叛乱。后来唐宋元朝还有很多藩王造反。直到明朝,可以说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为什么藩王造反难以成功?如果说复杂,真的很复杂,但简单来说也很简单。第一点:资源不平等。
比如一个封建王朝封了十个王子,都有自己的领土和士兵。有了一个王子的力量,能和掌握这十个王子命运的皇帝相比吗?
[img]385837' />
第二点:即使十位皇帝一起反抗,他们都反对当代皇帝,皇帝也不害怕。所有的藩王都想成为皇帝。基本上,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一支散沙的叛徒队伍很快就会被皇帝的士兵们歼灭。
明朝时,朱棣作为燕王,起兵造反,一举推翻建文帝,成功登基。
以身作则的力量是无限的,朱棣造反成功,就像一盏指路明灯,让顾王朱棣看到了当上“九五至尊”的希望。
朱元璋的第十九个儿子朱棣是明朝的第四个王子,朱棣是朱元璋的哥哥。
朱迪叛乱成功后,朱勋被封为谷王(头衔没有改变),但封地变成了长沙。长沙非常富有,只是为朱叛乱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朱为叛乱的成功做了三个准备工作:
1、当时朱棣文手下只有300名护卫亲兵,但为了造反,他广泛招募了亡命徒,并要求这些亡命徒练习战斗,制作毒弩,储存粮食和草。一切都在秘密中进行,但也井然有序。
2、制造势头,制造预言,证明朱是真龙天子。大造佛寺,养了千名僧侣,让他们昼夜念经,为自己的叛逆祈祷。
3、联系王爷,共同起兵造反。朱不知道自己有多轻,但蜀王朱春等人知道朱联系他们造反的计划被朱春等人严词驳回。
[img]385838' />
一锅“造反”的米饭,还没煮成熟饭,就被王府的工作人员借去北京演奏的机会举报了。起初,朱棣不相信。在这些兄弟中,他对朱棣是最好的。然而,随着朱棣反叛的证据收集越来越多,朱棣宣布朱棣进入北京(朱棣反叛准备不成熟,当时无法反叛)朱棣读着兄弟之间的友谊。因此,朱棣只是为人民削减了他的职务,但朱棣无法忍受从王子到平民的巨大差距。最后,他紧张起来,投身于火灾,最后死于自焚。
朱棣为何能造反成功?有三个原因:
1、朱元璋立国时,设立藩王意味着他可以胁迫朝廷的奸臣。一旦奸臣出现,藩王就可以“清君侧”。因此,朱迪以“清君侧”起兵(杀死建文帝周围的奸臣)是合理合法的。
2、谁是建文帝身边的“奸臣”,齐泰和黄子澄,齐黄支持建文帝削藩,朱棣反对削藩起兵,自然会得到其他藩王的支持。
[img]385839[/img]
3、朱元璋开国乱杀大臣,朝中无法征服战将。而且,建文帝重用草包将军李景龙,让自己伤兵折将。朱迪是他的下属,他的军队强大而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朱迪取代建文帝是很自然的!
朱秘密谋造反。当时,他选择了错误的时间。他的对手(当时不仅没有造反的空间,而且朱迪强大了好几次)错估了他的能力和实力(朱是一个贪婪的人,绝不是国王)。因此,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他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成功了。他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