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字完吾,原名“李金忠”,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人,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为魏忠贤。明朝时期,他担任司礼秉笔太监,非常受欢迎。他被称为“9900岁”。他排除了异己,专门从事国家政府,以至于人们“只知道有忠贤,不知道有皇帝”。
[img]384330' />
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当年11月,魏忠贤被安置在凤阳守卫皇陵。朱由检打治魏忠贤十大罪,命令逮捕法律办公室,上吊自杀,其他党也被清除。
1628年正月,崇祯皇帝下令将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挫骨扬灰。
[img]384331' />
魏忠贤生前在北京西山碧云寺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华的陵墓,希望死后能得到皇帝和将军的待遇。后来,他在南方死后,没有埋在这里。追随者在这里修建了一座衣冠墓,在清朝康熙时期被摧毁。
据历史记载,碧云寺建于元代至顺二年,即公元1331年。整座寺庙建在山上,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松柏参天,香火浓郁,堪称“香山第一古寺”。
[img]384332' />
魏忠贤的豪华陵墓一直闲置在森林里。清朝康熙时期,一个叫张媛的人来到碧云寺,不小心发现了魏忠贤的陵墓。
后来康熙得知这个消息后,下令摧毁魏忠贤的陵墓。
后来,碧云寺发现的镇墓兽石翁仲被确认为魏忠贤的遗物,是他生前为自己建造的坟墓的附件。
[img]384333[/img]
这对镇墓兽是清康熙时期魏忠贤墓毁后唯一的实物之一,价值巨大。从造型上看,夸张怪异,口吐长舌,眼睛突出,翅膀飞翔,类似于南京附近皇陵前的石辟邪,整个神兽蹲卧。
[img]384334' />
石翁仲通常是展示在古代皇帝陵墓的文臣和将军的石像。仔细观察魏忠贤陵墓的两座石翁仲石像后,你会发现它的高度不仅达到了皇帝要求的三米多,而且在石像的护手处刻有二龙戏珠的图案。由此可见,拥有权力的魏忠贤有着巨大的勇气!
[img]384335' />
官魏忠贤为自己修建豪华陵墓,没想到死后被挫骨扬灰,连衣冠冢都没有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