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国强大了一段时间,为什么会分裂?这确实与成吉思汗对儿子和皇室的分封有很大关系,导致向心力不足。
事实上,成吉思汗从一开始就对他的黄金家族有可能分裂感到担忧。蒙古的继承特点是“小儿子守灶”,汉人的继承特点是“长子制”。然而,成吉思汗既不使用“小儿子守灶”,也不使用“长子制”。相反,他把汗水传给了第三个儿子窝阔台。也就是说,他知道他的儿子和附近的一些国王都很强大,除了窝阔台有能力协调每个人,没有人能做到。
[img]383838' />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去世后,窝阔台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协调作用。当时,帝国并没有分裂。然而,当窝阔台去世时,他的大儿子在获得汗水后开始出现。没有这样的协调能力,帝国分裂的雏形开始出现。
后来,在拔都的支持下,蒙哥以强有力的手段整合了有分裂迹象的帝国。然而,蒙哥在南宋战场上意外死亡,蒙哥的兄弟们互相争夺汗水。从那时起,帝国就完全分裂了。
所以很多人认为,如果成吉思汗建立了国家,而不是分封制,而是秦始皇的县制,那么帝国就不会分裂吗?
这个想法是有道理的,但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
@ 蒙古人没有郡县制的文化背景。和所有其他北方游牧民族一样,蒙古人对游牧经济的需求也不同于汉人对游牧的概念。养牛羊需要大量的水生植物,生活在水生植物中。蒙古人不能固定在某一块土地上,因此郡县的管理模式不合适。
此外,成吉思汗很少有机会接触汉族文化。成吉思汗接受的第一个具有深厚汉族文化学质的知识分子是耶律楚材料。耶律楚材料确实做了很多有效的工作来帮助成吉思汗和广阔的平台汉化,但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在游牧经济的背景下,耶律楚材料的努力真的很小。
蒙古人在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后,真正实现了汉化和县制。然而,当时,蒙古帝国已分为元朝和四大汗国。
[img]383839[/img]
(蒙古西征)
第二,蒙古人只有在分封制的背景下才能征服世界,打下如此大的超大版图。
最典型的是蒙古人的第二次西征,也叫“长子西征”。假如说蒙古人第一次西征还有复仇的意义,这次西征,赤裸裸的是为了拓宽版图,打江山。按照“小儿子守灶”的传统,小儿子可以在家继承父母打下来的江山,但长子需要自己打。也就是说,只要你打下来,这个江山就是你的。虽然成吉思汗的孙子从未打过仗,但他们在欧洲战场上并不逊色于父母和祖父母。
另一方面,如果这次西征欧洲的目的是为了做出贡献,封妻阴子,那么没有人会有那么大的动力。每个人都可能反战,写“边塞诗”,一片悲伤的云。
当然,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不会分裂,而不是县制。秦朝实行县制,为什么很快就灭亡?唐朝实行县制,为什么后来分为五代?可以看出,蒙古的分裂实际上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为什么强大的蒙古帝国会分裂?我们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