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罗斯战役与阿拉伯帝国阿拉斯王朝的扩张没有直接关系。塔罗斯战役的发生是由生活在阿拉伯和唐帝国边境的小国(或部落)之间的冲突引起的。阿拉伯和中国都派兵支持自己的国家,因此发生了直接冲突。事实上,双方都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后期来华的使节应视为和平交流的外交行为,不应视为向唐求和的行为。塔罗斯战役始终如一
公元750年(唐玄宗天宝九年),安西节让高仙芝发兵攻打西域石国,石国王愿降,高仙芝假装同意,但突然攻破石国,屠杀老弱,俘虏壮丁,搜寻财物。751年(天宝十年),高仙芝将石国王送往长安处死。石王子逃离唐军搜捕,向西域诸国求诉,激怒义愤,各国转而与唐为敌,联合大食军攻打唐军。751年6月,高仙芝率军数万人,前往塔罗斯(今江布尔),与阿布穆斯林将军齐亚德率领的大食军相遇,对峙了几天。在战斗中,唐军侧翼的葛逻禄叛变,帮助大食军攻击唐军,高仙芝大败,只有数千人撤回驻地,2万多人被大食俘虏。
[img]383246[/img]
这些情况有详细的史料记载。《旧唐书》卷104《高仙芝传》记载:“天宝九年,将军讨石国,平之,获国王归来。仙芝性贪,石国大瑟十余石,真金五六,骆驼,名马,宝玉称之为。《新唐书》卷135《高仙芝传》记载:“天宝九载,讨石国。其王的车鼻施约降低。仙芝为俘虏阙下,斩之。西域不服。王子走大食乞兵,在塔罗斯城攻仙芝,以直其冤。《旧唐书》卷109《李嗣业传》、《旧唐书》卷128《段秀实传》都有关于高仙芝败逃的详细记载。此外,《资治通鉴》、《册府元龟》等史书也记载了相关内容,一般能反映战斗的始末。
[img]383247[/img]
显然,高仙芝的暴行导致石国王子向大食搬兵。
塔罗斯战役结束后,食品力量进入中亚,昭武九姓国属于食品。以葱岭为边界,食品和中国丝绸之路的一端,对欧亚大陆的贸易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到目前为止,近百年来,唐朝在葱岭以西的运营已经完全结束。后来,吐蕃控制了河西走廊。此外,唐朝经济和军事力量衰退,无法经营西北边境地区。中亚国家逐渐脱离了与唐政府的政治关系。
[img]383248[/img]
塔罗斯战役不是唐朝和阿拉斯王朝的战争
在阿拉伯帝国的历史上,749年至754年是阿拉斯王朝取代日本马亚王朝并试图巩固政权的最动荡阶段。自747年阿布·穆斯林带领公众在呼罗珊起义至749年以来,日本马亚王朝军队迅速崩溃。“阿拉斯人和呼罗珊起义者占领库法城后,749年底在库法清真寺宣誓支持阿布·阿拉斯,这是阿拉斯王朝的第一个哈里发”。“750年1月,日本马亚王朝的军队在底格里斯河上游的支流扎布河上被摧毁。在日本马亚王朝的末代,哈里发送麦尔旺二世西逃。8月,埃及的布希尔被阿拉斯人追杀,日本马亚王朝灭亡。”
阿拉斯王朝成立之初,形势不稳定,哈里发致力于扑灭和铲除日本马亚家族,他毫不犹豫地采取了最残酷的手段。750年6月25日,只有阿布杜勒·赖哈曼(拉赫曼)奇迹般地逃离了在艾卜·弗特鲁斯城伏杀日马亚家族的80多人。哈里发的陵墓在日本马亚王朝被摧毁,尸体被鞭打或焚烧。此外,曼苏尔执政后,阿布·阿拉斯继续追捕和迫害什叶派成员。随后,阿拉斯王朝的统治者开始对付政敌,先后杀害阿布杜拉和阿布穆斯林。国内形势稳定后,与永久敌人拜占廷展开边界战争。
应该看到的是,“阿拔斯王朝初期,内镇压异己,平息内乱;争取外部和平,避免战争。在和平外交政策的影响下,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伊斯兰教也广泛传播。另一方面,“阿拉斯人遇到了波斯萨珊王朝遗留下来的国际问题,特别是西亚、小亚细亚和埃及的拜占廷;日本马亚王朝遗留下来的国际纠纷”。总之,阿拔斯王朝建国初期的两位哈里发没有精力征服东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扎格罗斯山以东的中亚大部分地区都是阿拉斯王朝的开国元勋阿布·穆斯林。他位权重高,驻节木鹿,号令一方,颇有势力,染指宫廷事务,干涉朝政。“751年,阿布.穆斯林派遣部将齐亚德进入阿姆河右岸,在塔罗斯击败唐代安西节使高仙芝部,俘获唐军2万人。这一点很重要。这足以告诉我们,与唐军发生冲突的不是哈里派遣的政府军,而是边疆守军。我们对塔罗斯战役最大的误解是,塔罗斯战役被视为阿拉伯政府对外战争的一部分,阿拉伯呼罗珊总督的军事行动被视为最高统治者决策下的行动,阿拉斯王朝被视为完全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两国在塔罗斯战役后的关系
从公元七世纪中叶开始,罗斯战役对唐和大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影响不大。
直到八世纪末,阿拉伯和中国唐朝之间的友好交流基本上是连续的,并没有因为战争而中断。据《册府元龟》记载,从651年(唐永徽二年)到747年(天宝六年),阿拉伯派使来华共24次。752年(唐玄宗天宝11年),黑衣大食谢多可密遣使来华,这是阿拔斯王朝正式与中国通好。阿拔斯王朝使节于753年3月、4月、7月和12月四次进入长安。754年4月,黑衣大食使来朝。755年7月,黑衣大食遣使贡献。756年7月,黑衣大食遣大酋望二十五人来朝。此后,公元758年(5月11月两次)、每年都有黑衣大使来华,760年,762年,772年,774年,791年,798年。这至少说明阿拉伯和中国唐朝从日本马亚王朝开始就有使者或商团交流,互赠礼物,从不间断。当然,这些使者或商团不一定是官方的。一些商人和旅行者冒充哈里发的使者,试图尊重或帮助他们向中国皇帝贡献贵重礼物。两国在塔罗斯战役后能够保持友好关系的原因
塔罗斯战争前后,阿拉伯帝国正处于政权更替的时期,这是一个多事之秋,没有时间东顾;唐朝西部有突厥威胁,吐蕃威胁。四年后,安史之乱几乎摧毁了唐朝,根本没有时间西顾。就军事而言,两国为了帮助属国而使用军队,小规模的摩擦和冲突不断发生,而这场战争只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然而,唐朝也向阿拉伯借兵。由阿拉伯人、突厥人和胆小的儿子组成的军队来到中国,帮助唐政府平叛。唐与阿拉伯的友好关系没有中断。由于塔罗斯之战,阿拉伯与唐帝国的关系没有停止,经济文化交流也没有因塔罗斯之战而减弱。
[img]383249[/img]
塔罗斯战争结束后,阿拉伯帝国派兵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