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皇帝终于到了最后一篇文章。晋明帝之后,我不想写了,剩下的皇帝都比一个更惨了。写这个不幸的哥哥先提到他们的父亲,他们的父亲是晋孝武帝司马曜(361-396),字长明,尤其需要记住他父亲的话。这对不幸的兄弟死在了他父亲的话上。
两个疑问
这两兄弟什么也没做,但名字很有趣,到目前为止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司马德宗晋安帝(382年)―419年),字德宗(百度写字:安德),晋孝武帝司马曜长子。东晋第十位皇帝。
晋恭帝司马德文(386-421年),字德文,晋安帝司马德宗同母弟。
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
1、《晋书》写的是司马德宗字德宗。为什么百度是安德?一开始我以为是《晋书》一家的话。百度采用了广为人知的写作方法,但《资治通鉴》也采用了《晋书》的写作方法。《魏书》根本没有提到司马德宗的话。我不知道百度百科全书的来源在哪里
2、为什么这两兄弟的名字和字是一样的?一个人就是这样。兄弟俩都是。在此之前,我还没有见过名字和字字一样的古人。有网友说,他们的父亲活得太短,没有时间开始写作,但他的父亲活了36岁。他不短。他死后,他的儿子也15岁了。
这两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请给我建议。非常感谢。
先说哥哥司马德宗
[img]382483[/img]
司马德宗说不出话来
司马德宗晋安帝(382年)―活了38岁的419年)。公元397年登基,在位22年,关于这个问题,说明他父亲396年去世,他为什么397年才登基。晋书对此有明确的解释。父亲于公元396年阴历9月去世,同年10月下葬,司马德宗于第二年正月举行登基仪式。事实上,人们在9月份继位,但没有举行仪式。因此,也可以说司马德宗在396-419年就位。
以前总是把皇帝的评价放在皇帝的评价上。@ 这一次,特别的一次,放在开头,“帝不惠,自少而长,口不能言,虽然寒暑之变,无可争辩。凡所动止,都不是自己出来的。这是《晋书》对司马德宗的评价。这显然是个哑巴白痴啊,连冷热都不知道,这样的皇帝能说算才怪。起初,他的叔叔司马道子和他的儿子司马元有最终决定权。至少他们是自己的家人。后面就不行了,外人开始造反。
@ 398年,兖州刺史王恭和豫州刺史于楷因对尚书左仆射王国宝等不满而起兵造反,安帝不得不杀王国宝平息叛乱。第二年,王恭和庾楷不服,这次拉上荆州刺史殷仲堪,广州刺史桓玄(桓温的儿子)再次造反。人多力量大。虽然王恭死了,司马元贤的威望让桓玄遭受了挫折,被打败了好几年,但在孙恩的帮助下,桓玄占领了都城,杀死了司马道子的父子,自称丞相、太尉,自称楚王、将军。最后,他在403年篡位称帝,改名为楚,史称桓楚,降安帝为平固王。安帝被流放到寻阳(别以为我写错了字,晋书写的就是这个寻阳)。这标志着东晋彻底的易主。然而,在战神刘裕的帮助下,他又活了下来。第二年,刘裕起兵勤王,桓玄对付司马家的那些人还行,对付刘裕还是有点嫩,当了半年皇帝后,桓玄被杀。安帝复位。不知刘裕是不是故意的,好景不长,七天后(真好景不长,只有一周),桓玄的侄子桓振再次攻占江陵,安帝被俘。直到第二年(405年)正月(被俘时为6月),被捕6个月后,安帝才脱险。
这位悲伤的皇帝,经过上一轮的辗转反侧,桓玄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司马道子的父子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安帝保住他的生命是件好事。人生最大的赢家是刘裕。从那时起,刘裕开始成为一个重要的人物。未来的历史取决于刘裕。
事件发生后,虽然有人利用刘裕北伐造反,也有人说刘裕是逃犯,但他没有成功。刘裕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他没有动摇刘裕的基础,而是让刘裕越来越成长。
从那以后,在东晋的历史上,安帝什么都没有,等待刘裕什么时候开始。418年,刘裕被授予相国和宋公。如果你不了解别人的历史,请参考曹操。这一步意味着什么?刘裕称帝只是时间问题。
谈到东晋,总要同时谈谈北方
[img]382484' />
安帝继位前的版图
[img]382485' />
安帝去世前一年的版图
通过以上两张图片的对比,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近年来,魏(北魏)正在变大,燕子正在减少。愚蠢的皇帝没有能力,但东晋的地图很大。这主要是由于刘玉的功劳。公元410年,刘玉摧毁了南燕,收复了整个土地(山东)。
以下是弟弟恭帝司马德文
[img]382486[/img]
司马德文(386-421年)晋恭帝,419-420年在位。从他最初的简历:第一封琅邪王,然后是中军将军、散骑常侍、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司徒、录书六件事等官职。,这比他哥哥更可靠,至少不傻。但这家伙残忍不耐烦,脾气暴躁。宫中以射马为乐,经别人提醒:马是国姓,不能乱射杀,司马德文才明白这是不吉利的。
司马德文当政时,刘裕已经权倾朝野了。这样的气质怎么会成就大事?当政一年多后,在公元420年阴历6月,禅被迫位于刘裕。刘裕登位后,司马德文被降为零陵王,搬到了莫陵。郑朔、司机、衣服等。都是按照晋朝的规格,冠军将军刘遵考带兵看管的。从此东晋结束,两晋结束,司马世界结束。
兄弟俩的最后结局
他们兄弟的最终命运是他老子在世的预言:昌明之后有两个皇帝。他们的老子字昌明,可以理解为昌明之后有两个皇帝。
刘裕相信这句话,但刘裕并不等于他们自然死亡。公元419年,刘裕命令王韶之勒死司马德宗。至于司马德宗的死因,晋书和南史略有不同。南史写的是王韶之毒死司马德宗。无论如何,都是刘裕的手。
刘裕没有立即称帝,而是让司马德文成为皇帝,以迎合预言,为自己登基创造合法化。刘裕太心急了,人家的王位还没坐热,就把人家赶下了舞台。刘裕对皇帝不放心,伺机杀了司马德文。司马德文担心被毒害,整天和皇后楚皇后住在同一个房间,互相照顾。刘裕很难开始,所以他派了褚皇后的哥哥。褚皇后毫无准备,出去迎接他的哥哥。刘裕的亲兵趁机进入司马德文的住所,让司马德文喝毒酒。司马德文感到委屈。不是刘裕不谈感情,而是他信仰佛教。信仰佛教的人不能自杀,自杀后也不能转世。嗯,既然不能自杀,那只能动手,司马德文终于被子掐死了。哎!
刘裕杀死前朝皇帝的先例
在此之前,前朝皇帝没有被杀的先例。刘邦没有杀孩子,项羽是杀孩子的。曹丕善待汉献帝,司马炎善待曹子孙。刘裕开了这个杀戒就要报应了,报应其实很快就到了。
最后,附上刘裕称帝时的版图。
[img]382487[/img]
由于一句预言,刘裕连杀两个皇帝,两晋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