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事实上,这两个人都有享受祖国美丽河流和山脉的经历。李白从二十多岁到去世,安生在家;杜甫也游了十年,然后在下半辈子流浪。
要说两个人不同的原因,我觉得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个应该是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从繁荣到衰落的分水岭。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唐朝的发展方向,而且改变了无数人的生活轨迹。这样一个巨大的事件必须有一个相对较长的酝酿期,这应该是在734年李林福之后。
在此之前,李白已经离开四川进入中原,结交了很多名人大咖,相处得很好。之后,他进入首都供翰林走向辉煌的顶峰。
虽然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把握不准,被永王李林牵连流放,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光环下,挥金如土,衣食无忧。
小李白11岁的杜甫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青春期。这是他自满的时候,开始了浪漫的旅行生活。
23岁时,他第一次参加了科学考试。他遇到了李林甫“野老无遗”的胡说八道,错过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光。后来,我遇到了李白和高适。三个人四处游荡。作为弟弟,杜甫觉得风景无限。国运不好,家道不立。他父亲的早逝打破了杜甫的财政高速公路。
他突然从一个公子哥变成了一个必须想办法养家糊口的家庭支柱。为了谋生,我不得不在长安呆十年。“敲富儿门,晚上跟着肥马尘”,再也不能浪了。
排名第二的应该是个人性格和家学渊源
李白出生在小亚细亚的碎叶中,是一个混血儿。汉族既聪明又有胡人的勇气。此外,他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年轻时练习剑术。他自称“唐代第二剑手”。他慷慨、直率、不拘小节,自然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
除了不缺钱,商人家庭还没有被儒家文化束缚。这些都是为了他未来的才华和英俊,培养出独立不羁的性格和“玩万乘如僚,视为草芥”的风格,意义重大。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人格意识被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他狂放不羁的气质、纯真率直的风采、洒脱可爱的风神无疑具有巨大的魅力。
杜甫出生于中原,在中原长大。他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官僚家庭,世代奉儒守官。他从小就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把仕途、政治和国家服务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但这一目标必须得到社会条件的许可。
不幸的是,当他即将进入社会时,他遇到了奸臣,这使得像他这样正统学者的上升渠道突然变得极其困难。
再加上家庭的变化,我们不能花很多钱铺路。我们只能谦卑地求助,这不可避免地会腐蚀我们的脸,让人看不起我们。然后,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小情绪问题,这使得一些人不引人注目。
第三个是信仰和朋友
李白相信道教。道教在唐代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李渊的家人是混血儿,与北方少数民族的血脉相连。为了给自己找到一个正宗的根,李唐的家人说他是李丹的后裔,李丹是道教创始人老子。
因此,道教成为唐代的民族教育。唐玄宗的妹妹玉珍公主是忠实的道教徒。她钦佩当时道教领袖元丹丘,也是一个忠实的文学粉丝。
元丹丘和李白是铁兄弟(曾夫子,丹丘生,会喝酒,杯子不停)。这样,李白就遇到了玉珍公主,通过玉珍公主和唐玄宗挂钩,然后成为了唐玄宗的第一个秘书。
[img]381779' />
杜甫信仰儒家思想。他全心全意地想着“致君尧舜,再让风物纯净”,心里充满了黎民苍桑。他看到的大部分都是不满意的,在诗歌中不断破碎。
诗是展示出来的,也和当时的大老板们有点交情,但真心愿意帮他的并不多,只有高适和严武才能“托付终身”。
据说严武差点和他闹翻。可见杜甫的情商还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今天很难找到依据。
最后,事实上,在唐代,李白和杜甫的地位根本不在同一水平。
如果李白是当时的歌手,杜甫充其量只是一个歌手或一个歌手。杜甫在诗坛的地位最早是在宋代提到的。
一是他的诗,从内容到形式,让更务实严谨的宋朝人非常引人注目;
第二,他忧国忧民的思想,让理学家找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模式。之后,历代都把他树为爱国主义的旗帜,号召人们学习,导致他与李白的双峰对峙。
作为唐朝最好的诗人,为什么杜甫穷困潦倒,李白却能一辈子游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