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整个晚清的历史其实是悲惨而耻辱的。你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都知道“弱国无外交”,更不用说晚清这样的历史环境了。当我们清朝的士兵手里拿着大刀与西方列强英勇作战时,你怎么能说这些战斗并不羞辱或悲伤呢?但既然我们的问题是晚清最可耻的战斗,那么我就用八里桥之战来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
[img]379738' />
咸丰皇帝像
众所周知,八里桥之战(八里桥,位于通州市西八里,是通往北京的主要道路)是晚清在对外作战中遭受重大损失的战役。1856年(咸丰六年),由于英国和法国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既得利益不满意,并希望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英国和法国以亚罗事件和西林教学计划为借口对清朝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9月21日(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约5000名士兵分三路前往八里桥。当时清朝的守军教练是和尚格林沁。据相关研究统计,清朝有3万多名守军,包括蒙古马队和步军。英法联军统帅是法军将领蒙托班。战斗开始后,清朝守军的骑兵多次发起冲锋,但由于指挥策略不当和武备落后,清军最终惨败。需要注意的是,清军在战斗中使用的许多弓箭已经年久失修。面对装备先进的英法联军,清军的弓箭甚至无法拉开,也没有人能进入敌人的位置。战斗失败后,清朝教练格林沁逃跑,八里桥被英法联军占领,清军伤亡约1万人,英法联军伤亡仅数十人。随后,英法联军攻入北京,进入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烧圆明园,大清朝咸丰皇帝早已逃离热河。
圆明园遗址
这场战斗可以说彻底摧毁了清朝统治者抵抗外来侵略的信心,过去“中国”的傲慢也不复存在。八里桥之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场战争。从那时起,清朝结束了对外来侵略的抵抗,这可以说是非常可耻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记住这些羞辱的历史,这样我们的子孙后代就不再遭受外来的侵略和欺凌。
这是清朝最可耻的战役。战斗失败的皇帝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