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古代王朝中一个非常值得称赞的王朝。后人常用“盛唐”来形容这个王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高度繁荣。
最具代表性的繁荣时期之一是唐太宗的贞观治理和唐玄宗的开元繁荣时期。贞观时期,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和右仆射杜如晦为唐初的政治清明和人民的安居乐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被后人称为“房杜”。
[img]379694' />
同样,唐玄宗在前半生创造了一个繁荣程度远远超过贞观之治的开元盛世,也离不开“姚宋”两位宰相。姚指姚崇,宋指宋靖。史书中也常将这四个人并称为房杜姚宋四大贤相,并有“姚崇善应变以成务,宋靖善守文以持正”的评价。就连毛主席在读《新唐书·姚崇传》时,也称赞姚崇,并对“大政治家、唯物主义者姚崇”一词给予了高度评价。
姚崇是高宗、武则天、中宗、瑞宗四朝的老兵。唐玄宗继位时,唐朝经历了朝代的转变和许多政权的变化,社会存在严重的弊端。姚崇提出了十项改革建议。看完后,玄宗非常欣赏,说“我能做到”,并立即任命姚崇为首相,开始了改革。
在姚崇的统治下,唐朝的官员、军事和政府焕然一新,再次走向强大。当时,人们称赞他是“救时宰相”。但自古以来,任何改革者都必然会触动许多人的利益,死后也会遇到清算。
[img]379695' />
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到明朝的张居正,都是这样的结局。姚崇也不例外,他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政治敌人——张说。历史上,张说“苏与姚元崇不公”,经常在背后做一些小动作,但姚崇老谋深算,没有让对方成功。
公元721年,72岁的姚崇病倒了。姚崇觉得自己快到了,就把儿子叫到病床前说:我死后,你要把我收藏的所有饰品和玉器都放在棺材前。儿子们很困惑,问他们是什么意思。
姚崇说:张说他和我同朝为官,一直想把我置于死地。我活着的时候很小心。他什么都不敢做,但我死后,他会报复你。你怎么救我的命?几个儿子面面相觑,说没办法。
姚崇接着说:张说这个人喜欢戴玉。为了得到一块美丽的玉,他会按照惯例来崇拜。当他看到棺材前的哪块美丽的玉时,他必须把它给他。他接受后,他必须请他为我写一篇纪念碑,并第一次请皇帝批评。
姚崇死后,张说他和其他大臣一起来祭拜。他一进灵堂,就看中了棺材前的玉。姚崇的儿子急忙上前说:这些都是我父亲生前收藏的。把它们放在我们手里太浪费了。如果你听说你是玉器专家,就给你。
张说他很高兴接受,然后姚崇的儿子说:请给你父亲写一篇碑文。兴奋的张说,他立刻挥了挥手,写了1000字的碑文,回顾了姚崇的一生,并不缺乏赞美。
[img]379696' />
回到家后,张说他觉得不对劲。他赶紧派人去姚府,声称碑文有几个错误,需要拿回来修改。然而,姚崇的儿子说碑文已经被皇帝批准了,张说他别无选择,只能放弃。
这篇由死敌写的赞美碑文,成了姚崇儿子的护身符,平安逃过了张说的清算,也算是挽回了一条命。
宰相死后,让儿子把珍宝放在棺材前,儿子拿起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