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开国英雄中,李善长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虽然他的功劳不一定是最大的,也没有战功,但他以前做过后勤工作。
在朱元璋眼里,他是第一功臣,比战功赫赫的徐达功劳更大,第一任宰相“应”由他担任。
李善长也是一个获得过免死牌的人。有了这个东西,无论犯了多少罪,他都可以免死两次,儿子也可以免死一次。
[img]377755[/img]
当然,他不是唯一一个得到这个东西的开国英雄。在朱元璋看来,这个东西不值多少钱,想怎么发就怎么发,以至于到了滥发的程度,一共发了34张。
有人说,朱元璋滥发免死牌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开国英雄,而是为了引诱他们犯罪,杀死他们,为软弱的王子朱彪未来的执政开辟一条平坦的道路。
这些人都是牛。当他活着的时候,他是诚实的,可以忍受。如果他先走一步,王子就不能压制他们。每个人都对他的朱家江山构成威胁。
但朱元璋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与徐达、蓝玉等人不同的是,李善长确实平安地混到了退休状态。
他主动提出退休。他主动提出退休,这也是一个敏锐的愿景。他看到了权力领域的危险。与其每天都过着把头挂在裤腰带上的生活,不如趁成功退休,回家养活自己的一年。也许他可以活几年。
[img]377756' />
然而,没有鸡蛋的用处。他不想惹麻烦,但他想惹麻烦。
洪武十三年来,胡卫庸案爆发,朱元璋以“谋不轨”罪杀了胡卫庸九族。这吓坏了李善长。他不仅是胡卫勇的姻亲,也是胡卫勇推荐的。虽然他没有帮助胡卫勇做坏事,但由于他与胡卫勇的特殊关系,他不可避免地会被连接起来。
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生的心态,立即向朱元璋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由于态度真诚,没有证据证明他与胡伟勇勾结,李善长的巨大影响力,朱元璋暂时放过了他。
然而,李善长明白,暂时平安无事并不意味着永远平安无事。之后,他会更加小心,不会让朱元璋抓住任何把柄。
然而,估计是老糊涂了,洪武二十三年,胡卫庸案过去十年后,李善长家的房子坏了,需要修理。
房子坏了,修好了。没问题。工作需要人力,没问题。不应该。他居然向信国公汤借了300士兵为他工作!
这不是老年痴呆症是什么!
古往今来,皇帝最害怕和最害怕的是他的下属与“士兵”这个词有关。一旦他与“士兵”这个词有关,他就会反抗。他必须杀了你。更典型的是汉景帝时期死于“反叛罪”的周亚夫。他“反叛”的“证据”是他的儿子看到他老了。据估计,他活不了多久,就偷偷买了500枚盾牌,准备在他死后死亡,而那些所谓的盾牌并不是真正的盾牌。但是纸糊的丧葬用品!
李善长向汤和借兵修房,汤和不但没有答应,还向朱元璋起诉。
更糟糕的是,当年4月,李善长一个叫丁斌的侄子(说不是侄子,是亲信)犯罪,请李善长保他一保。
李善长不能忽视,所以他写了一封信为丁斌求情,但朱元璋下令审讯。我不知道丁斌受不了酷刑。我想如果我说一些皇帝喜欢听的话,我可能会救我的命。皇帝不想要李善长的生命吗?于是他“解释”李善长与胡卫庸案有关。
说丁斌这句话,并不都是毫无根据的,早在胡不幸的时候,为了增加自己的力量,胡确实赢得了李善长,但已经决定“退休”李善长死也不做,胡不达到目的誓言不放弃,让李善长的弟弟说服他下水。
这个弟弟脑子里也是水。他真的去劝他一次,两次,三次。最后,他惹恼了李善长,说:“我老了。我死后,你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结束了,这句话意味着即使你不想谋反,你也支持谋反!
……
洪武二十三年来,虽然胡唯庸已经被处决十年,但李善长仍然以胡党案为由,作为元勋国戚,他竟然“知逆谋不举,狐疑观望,心怀两端,大逆不道”。他家有70多人被处决,包括他自己、他的妻子、女儿、弟弟和侄子。
杀了70多人还没有放弃,朱元璋又亲自动笔列其罪,“传狱辞,为《显示奸党三录》布告天下”。
所以问题来了:汤和为什么要卖李善长?
很简单,他不得不卖掉它来保护自己。
他知道李善长向他借兵是不可能隐瞒朱元璋的。即使没有人告诉他,朱元璋很快就会知道。他知道朱元璋的间谍无处不在,可以用恐怖这个词来形容。
恐怖到什么程度?比如朱元璋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王子的老师宋连曾经邀请几位客人在家吃饭。第二天,朱元璋知道了。他突然问他:“我听说客人昨天来你家。你邀请他们吃饭。你吃了什么?”
宋连老老实实回答吃了什么,开始“抱蔡明”(报菜名)。朱元璋拿了一张菜单,看到宋连的菜名和菜单上的一致。他点点头说:“你没骗我,你是忠臣。”。
为什么朱元璋这么厉害?并非他厉害,原来宋连家的仆人中,早已被朱元璋安插耳目。
更可怕的是,作为主人,你不知道哪个仆人是真正的仆人,哪个是直接为朱元璋服务的间谍!
既然朱元璋可以在宋连家安置特务,当然李善长等人也逃不掉,任何大臣都逃不掉。与其被告秘密,不如主动解释。
也许有人想说,汤和之举纯粹是反派的行为。人们如此信任你,但你转身卖掉了别人。这可能有点合理。然而,面对几十、几百甚至几百个亲戚的生活,有多少人能保护自己?
幸运的是,汤和的“恶棍之举”得到了“回报”,他也得到了免死牌,他真的被“免”死了,这与此无关。
明朝第一任宰相李善长逃过了初一,却没有逃过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