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化淳小时候家境寒微,受“近君养亲”风气影响,十二三岁左右入宫。由于才华横溢,勤奋好学,在宫中受过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精通一切,深受司礼太监王安的赏识,依靠亲信。后来,入信王陪同五皇孙朱由检。天启初年,太监魏忠贤得宠弄权,杀死王安,曹化淳因牵连被驱逐出北京,并被送往留都南京。1628年,朱由检继皇位,改元崇祯,曹化淳立即被召回,委以重任,平反冤案。崇祯皇帝因其有效的工作赢得了信任和依赖。到崇祯四年,曹化淳在宫中的地位已经相当显赫。今年夏天,曹化淳主持在家乡王庆坨修建玄帝殿和观音阁,并亲自撰写碑文。
[img]377155[/img]
崇祯十一年,任司礼秉笔太监、东厂提督,总提督京营军政的曹化淳因病乞求告假,连接崇祯皇帝三疏。
崇祯十二年二月,曹化淳蒙允告假归乡。
曹化淳同胞五兄弟,三兄化富,四兄化勤早丧。曹化淳与同朝为官的二兄弟后军都督化雨关系最密切。崇祯十六年6月6日,曹化雨因长兄化春而去世。曹化春亲自照顾葬礼、立碑、建亭等事情。
曹化淳和曹正淳不是同一个人。曹化淳出生于万历十七年,死于康熙元年。世界上第一个讲的是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历史上应该没有曹正淳的让步。明武宗时期的宦官包括江斌、钱宁、徐泰和刘瑾。
明朝曹化淳是谁?和曹正淳是同一个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