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的陵墓叫“昭陵”。中国历史上有三个皇帝的陵墓叫“昭陵”,分别是唐太宗李世民、明穆宗朱载龙和清太宗太极。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般来说,皇陵豪华奢华,周围是松柏。虽然李世民死前曾告诉他:“今天死了,不能厚费。”但他的后代仍然无与伦比地建造了他的陵墓。
除了宏大奢华,皇家陵墓的风水也非常精致。自唐代以来,封建舆论家普遍认为唐太宗昭陵的风水是中国历代皇家陵墓中最好的。陵墓建成后,风水已经确定。在此期间,植物、土壤和石头不能移动。但唐太宗陵墓周围的柏树被误砍了。
[img]376765' />
据史料记载,仪凤元年(676),左威卫将军的军事权力和才能(唐朝著名将军,官员至上,被封为开国侯)误砍昭陵周围的柏树。大理寺(相当于现在的最高法院)的工作人员向唐高宗李治报告了这件事,并认为根据法律,他们将被免除官职。听了这话,唐高宗非常生气,认为权善才之举使他陷入了不孝的境地(没有守护好父亲的陵墓),“必杀之”。因此,利用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法律之外下达一个特殊命令,杀死权善。
据说,任何人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皇帝的命令。但最终,权善才并没有死。他只是免去了官职,流放岭南。发生了什么事?谁救了权善才?
当时狄仁杰担任大理寺丞一职,接到皇帝特令后,认为处决不当,便演奏明唐高宗。唐高宗非常生气,愤怒地说:“善才陵上树,是让我不孝,必杀之。高宗的心已决,当朝文武大臣都劝狄仁杰走吧,不要参与此事,否则也没有好果子吃。但狄仁杰不愧为狄仁杰,他依法争论道:“臣闻逆龙鳞,违人主,自古以为难,臣愚以为不然。居桀、纣时则难,尧、舜时则易。臣今幸逢尧,舜,不怕比干的惩罚...怎么会犯非极刑,就是命令死亡?如果法律是无常的,万姓怎么会措手足呢?陛下必须改变法律,请从今天开始...今陛下以昭陵一株柏杀一将军,千载之后,为什么陛下是主?这臣不敢奉制杀善才,陷陛下于不道。”
狄仁杰说的话很有水平。他先把皇帝比作“尧舜”,戴着一顶高帽子;然后他说他真的很想陛下,不忍心“陷陛下于不道”。一段话让高宗李志高兴地说,他的愤怒消失了一半以上,所以权利和善良消除了死罪。
[img]376766' />
以上是《旧唐书》对昭陵柏被误判事件的记载。然而,《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对此事的记载却略有不同。
据《新唐书》和《通鉴》记载,不是权善才一人误砍昭陵柏,还有一个人叫范怀义。
《新唐书》: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令。通鉴:仪风元年九月,仁申,大理奏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判昭陵柏,罪当除名;上特命杀之。
但不管有多少人砍了昭陵树,皇帝都是不可原谅的。狄仁杰坚持执法,不怕激怒龙岩的勇气和品质,令人由衷钦佩。
唐高宗李治想杀权善才,狄仁杰是怎么救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