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1482年7月14日至1548年11月1日),字公谨,汉族,贵溪(今江西贵溪)。明朝中期的政治家和作家。
[img]376046' />
夏言登进士第,正德十二年(1517年)。初授行人,后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明代宗继位后,夏言疏陈武宗朝弊政,受世宗赏识。裁掉亲军和京师卫队冗员3200人,出按皇族庄田,全部夺回民产。他英雄直爽,纵横辩博,因议礼受宠。他被提升为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参加机务,积累了少师、光禄大夫和上柱国,后来被提升为首辅。后来逐渐失宠,又被严嵩等构陷。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夏言因支持收复河套,再次被严嵩诬陷,最终被弃市处死,年六十七。明穆宗时复官,追溯“文民”。
夏言诗文宏整,以词曲著称,有《桂洲集》和《南宫奏稿》传世。
人物评价
夏言为人豪迈,才能过人,纵横议论,没人能让他屈服。受宠信后,他摸摸世宗的心思,不想让大臣拉帮结派,所以他长期以来与议定“大礼”的达官们有不同的看法。世宗以为他不结党,对他更善良,但最终还是被严嵩逼死。夏言死后,严嵩灾国祸民,时间长了,世界上有许多人开始后悔夏言之死。而曾经推荐、提携的夏言徐阶,后来终究根除了严嵩,成了一代名臣。
[img]376047' />
历代评价
曾铣:此事(收复河套)以贵溪(夏言)为主,恐惧不定耳。
王世贞:①夏文英如登小丘,展足见平野,却是疏议耳。
②少师袭伟,要阶起几望,终作杀人才,长于奏竹,他的诗如武库矛戈,种种出间,种种利器,又如夏候鼎,古意荡然。
丰坊:古语有云:“取法上,只得中;取法上,斯为下。”永、宣后,人趋时尚,于是效宋仲温、宋昌裔、解大绅、沈民则、姜伯振、张汝璧、李宾之、陈公甫、庄孔敏、李献吉、何仲默、金元玉、詹仲和、张君玉、夏公谨、王履吉等。古法无余,浑浊俗满纸。
何乔远:嘉靖中年以后,夏贵溪,严分宜两人。贵溪开始给事,赫然见才,誓不奔走权贵之间,至分宜一有送,难道不是君子吗?不保身同,至于祸患生,以主宠为第三,私物也是。贵溪君而不逊,分宜卑而沦为不忠,上怒下愤。
沈德符:在嘉靖之间,夏燕以少詹事与张福互相批评,下狱赦免,几次拜相,后三次逐三召回,然后下狱就死在西市。本朝200多年来,宰相蒙特眷又遇到了极法者,只有夏一个人。
黄道周:生值明的时候,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有汉刘屈和朝代的夏言耳。武帝决心空汉南,怀疑丞相从北伐中坠落,所以一旦破法,他就会屈服。世宗决定弃河套,心怀挑衅,挠玄修,所以一旦破法,他就会惩罚夏言。
谷应泰:①桂洲胎祸于香冠,分别追思绪召鹤。②独惜世宗自负,明杀辅臣,始于夏言;明杀劝官,始于继盛。
张廷玉:言所奏仪式,也多才多艺。而且野心勃勃,卒为嵩所挤。调查观众立身本末与所言是非,固两不相掩云。
纪昀:言初用才器认识世宗,但手柄使用后,他的事业无可称。特殊知识淹博,被故事所关注。当世宗决心重组时,他在一次仪式上做出了许多决定。比如南北郊的祭祀、更定的寺庙祭祀仪式、大舒礼仪、立先蚕坛等。,这是众所周知的赞成。大帝提拔掌礼部,举起了自己的职责。前后都有很多书。
夏谢:言强直自遂,初与嵩共事,遇事时常被压制,世多称言。而且大用之后,颇修恩怨,物议后不知协。而嵩挤言至死,专权贿赂,祸天下,长期以来都是遗憾。
蔡东藩:①世宗和夏言都是刚刚失去的,世宗只是刚刚死去,几次杀戮的变化,夏言只是刚刚死去,一次又一次地被困在不公正的地方,独严嵩阴柔险诈,如恭滔天,世宗不能烛其恶,夏言反欲以威,这都是柔术的牢笼,堕落在艺术中而不悟,毫无疑问地播放。
②复套之议,曾铣创之于先,夏言赞之后,固筹边的胜算也是...世宗初从铣议,后入嵩言,杀道济而自坏长城,死得臣而死晋毒,一误再误,何其昏迷?
《明朝的那些事》:夏言起自微寒,豪迈有才,纵横驳斥,人不能屈,虽然身处宦海,依然关心世界,胸怀万民,终为严嵩所害。
[img]376048' />
轶事典故
夏燕开始没有儿子,他的妾怀孕了。夏燕的妻子出于嫉妒把她嫁给了别人,生了一个男孩。夏燕死后,他的妻子欢迎男孩回家,看起来很像夏燕。当他即将成为一名官员时,他突然死了。夏燕终于没有后代了。
艺术成就
文学
夏言有十八卷《桂洲集》和《南宫奏稿》传世。他的一些创作可以揭示社会矛盾,一些写景抒情的技巧也比较熟练。《安乡道中观妇女插田》中写道:“南村北村竞栽禾,新娘嫂子阿姨,青裙腰白裹首,新秧如掷梭;打鼓不停地唱歌,好像比男儿普力更大。自古以来,男耕女织,怜尔一身勤两役。吁嗟乎!长安有多少闺中人,十指不动金满身。”
《皇明经世文》编有《夏文英公文集》。
书法
夏燕以才华为首辅,全世界都重视他的书法。他的书法贞敏法锦被视为拱璧。正行两书也很漂亮,但又肥又滞,又老又幼稚。他的名单特别可观。
明朝夏言是忠臣吗?武英殿大学士夏言历史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