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见素年轻时考上进士,授相王府参军。后来,他担任魏佐、河南府仓曹、大理寺成、坊州司马、库部外郎、右司兵部二郎中、左司兵部二郎中,并攻打他的父爵为彭城郡公。
[img]375896' />
天宝五年(746年),韦见素担任江西、山南、黔中、岭南等道的使者。他检查了当地的习俗,弹劾了州县的官员,无论他走到哪里都很认真。韦见素回到朝廷后,晋升为事中,不久又担任检校工部侍郎,改为尚书右城。
天宝九年(750年),韦见素改为吏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医生。他天生仁恕,主持考选多年,行事公平,深受好评。当时右相杨国忠专权,左相陈希烈顺从,没有任何建议。唐玄宗对此非常不满。
天宝十三年(754年),京师大雨,造成水灾。唐玄宗认为宰相失职,天降凶兆,便罢免陈希烈,命令杨国忠选择继任者。杨国忠认为韦见素性格柔和,易于控制,因此推荐韦见素为相。唐玄宗也因韦见素曾任相王府,对自己有旧恩,同意韦见素拜相。八月,韦见素被任命为武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学士,并管理门下省事务。韦见素非常感谢杨国忠。
天宝14年(755年),安禄山要求以番将32人取代汉将,唐玄宗批准。韦见素对杨国忠说:“安禄山有异心,现在用胡人代替汉人,恐怕马上就要反了。”他和杨国忠去见唐玄宗,陈安禄山反对,唐玄宗不听。后来韦见素多次进言,唐玄宗还是不相信。同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
到德元年(756年),叛军攻占潼关,逼迫长安。六月,唐玄宗逃离长安,在杨国忠、韦见素等人的胡从下前往蜀地。到马尾坡时,禁军哗变,围攻行宫,杨国忠等人都被杀。韦见素也被乱兵打伤,幸亏陈玄礼相救,才幸免于难。唐玄宗得知生命之王李茂前去安慰他,并给了他药。七月,唐玄宗抵达巴西郡,任命韦见素为左相、武部尚书。魏见素和金紫光禄大夫到达蜀郡后,进封陈国公。
同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观众的支持下,继位为唐肃宗。但由于路途遥远,音讯不通,唐玄宗还不知道。八月,唐肃宗使者抵达蜀地,通知苏宗继位。唐玄宗遂命韦见素与宰相房关前往灵武,正式登记唐肃宗为帝。韦见素临行前,唐玄宗对他说:“皇帝从小仁孝,我早就有传位之意,但因故拖延至今。现在皇帝继位了,我如释重负。这一次,你们要尽力帮助皇帝,尽快收复中原。”
9月,魏见素等人在顺化县拜访了唐肃宗,传达了唐玄宗禅宗的意思,并跟随他前往彭原县。唐肃宗是皇太子时,听说了房关的名声,所以他爱上了他。魏见素以前依附杨国忠,唐肃宗对他相当冷淡。757年(至德两年),唐肃宗抵达凤翔,解除了魏见素的宰相职务,任命他为尚书左仆射击。
唐肃宗到达凤翔后,时值战争,纲纪制度不完善,尤其是选官制度非常混乱。由于叛乱不平,苏宗为了表现宽大,没有加以纠正。魏见素进言:“大臣主持考试多年,知道这个缺点。现在世界不平,官员空缺不多,问题也不大。但是如果总是没有规章制度,恐怕很难长久。”唐肃宗深以为然。
这时,方兵败降职,崔圆、崔松相继罢相,唐玄宗任命的宰相全部被肃宗罢免。五月,魏改为太子太师。十一月,唐肃宗回到长安,命魏见素到蜀地迎接唐玄宗。十二月,唐玄宗回到长安,唐肃宗赦免了世界。魏见因为保护玄宗入蜀之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食实封300户。
上元年(760年),韦见素以患足病为由,上表要求退休,并获得唐肃宗批准。
宝应元年(763年)12月(1月),韦见素病逝,终年76岁,追求司空,给予忠贞。
轶事典故
唐玄宗梦见自己从殿上摔了下来,一个孝子又把他扶了起来。醒来后,他告诉了高力士。高力士说:“孝子穿素衣,这意味着韦见素。”玄宗觉得很有道理。几天后,韦见素被提拔为宰相。
人物评价
刘:禄山的狂悖已经显现出来,玄宗的宠任无疑,见素知国危,陈庙算,直言不讳,君不从,独自犯难,而人不怪,出生入死,善始终使人鲜活。以见素取容于国忠,无言匡大政。而且国忠于内戚,弄重权,郁林甫奸豪,取大位,若见素之孤独,怎么取容?盖祸胎已成,政柄久失,见素入相余年,言不从而难作。虽然有周、孔才,但它能救人吗?
宋琦:国忠本和安禄山争宠,所以捕吉温以激其乱,阴储蜀财。天子出来的时候,他和韦见素流鼻涕争禄山反状,信所言,久而久之。见素能言禄山反,不能言反。佐国忠败皇室,玄宗不悟,依然相反。卒是后帝所薄,但他仍然完成了他的要领。幸运的是,所谓见素是前知,果非也是。
唐代韦见素人物生活简介、历史评价及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