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元仪一生都在描述宏富,有武备志、《督师纪念》、《复辽边语》、《石民四十集》、《石民未出集》、《瑕老斋杂记》、《野航史话》《石民赏心集》、《谕水集》、《江村集》、《横塘集》等60多种,数百万字。但由于屡遭禁毁,散失较多,对后人影响最深远的人,首先推出了《武备志》。
《武备志》由五部分组成:兵评、战略考试、阵训制度、军资乘坐、度载。
1.兵诀评 18卷
收录《武经七书》,选录《太白阴经》、《虎经》的一部分被评论。认为“先秦有六个言兵,前孙子,后孙子,不能遗孙子”(《武备志》天启元年本,下同),学兵不读《孙子》。
2.战略考 33卷
以时间为序,从战略高度挑选了从春秋到元各代有参考价值的600多个战例。所选注重奇略,“足益人意志”。比如吴越争霸,勾践卧薪尝胆,乘虚捣隙;在马陵之战中,孙膑减炉示弱,诱敌入伏;赤壁之战,孙刘联合破曹,巧用火攻;在飞水之战中,傅坚的分兵冒进,谢玄的以战为守;在虎牢之战中,李世民的危险是简单的,疲惫的敌人赢了;蔡州之战,李苏的奇袭等等。另一个例子是诸葛亮根据荆毅、诸荣、孙权、万洛、秦川的隆中决定;岳飞的营地、连河朔、中原、复故土的计划;成吉思汗的避潼关、假宋道、唐邓、大梁等战略。他们录制的大部分战例都是以奇谋伟略取胜,在重要的地方都有评论。
[img]374917[/img]
3.阵练制 41卷
分阵和练习两部分。
阵列,从西周到明代,有319个阵图,比《续武经总要》多,以诸葛亮的八阵、李靖的六花阵、戚继光的鸳鸯阵为详。有说记,有辩证。“记”记载“圣王贤将”所立的阵列,给予广泛宣传;“辩”言唐宋伪托附会阵列,给予廓清。对于古代阵图,“举而合之”和“陈异同之说”,其中“有最卑微、最不恰当的人,但浪费的人足以让世界感到困惑”,这也是“鲜删铲,陈所打,以广学者为目的”。
练习,详细记录选士练卒的方法,包括选士、编兵、悬令赏罚、教旗、教艺五个方面,选自唐、宋、明相关兵书中的律令,尤其是《纪效新书》、以练兵实纪为重。如编伍,推戚氏编步、编骑、编车、编水;悬令赏罚,从行军需要知识中采集、《训练实纪》中的作战训练条约。认为“士不选,就不能练”,“士不练,就不能阵,不能攻,不能守,不能营,不能战”,“练是最重要的”。
茅元仪认为,古代阵法失传,后人乱编乱造。他绘制这些图片的目的是为了清理源头,正视听。“练习”分为五个部分:士兵选拔、编兵、悬令教旗和教学艺术,详细记录了士兵的选拔和淘汰,包括士兵选拔和淘汰、车辆、步行、骑行、北方士兵编队、奖惩和奖励法律、教学方法、武器训练等。《太白阴经》的内容大多来自《太白阴经》、《虎钤经》、《行军需知》、《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兵书。
4.军资乘 55卷
分为营、战、攻、守、水、火、工资、马八类,下设65个细节,内容非常广泛,涉及行军营、作战布置、旗帜命令、审时料敌、攻守城市、准备火药、造火器、河海运输、战舰军马、屯田开采、粮食工资供应、人马医疗等。例如,有600种攻防器具、战车舰、船舶和各种武器。其中有180多种火器,包括陆战、水战、飞机和地雷,是中国古代兵书中最常见的。
[img]374918' />
5.占度载 93卷
分享和度两部分。
占就是占天,主要记录天文气象。子目有占天、占日、占月、占星、占云、占风雨、占风、占雾、占红霓、占霞、占雨雹、占雷电、占霜露、占冰雪、占五行等。这部分内容是把自然和人事联系起来,认为某种天象往往是某种人事即将发生的征兆。比如“天空苍白,风凄凉,兵起”。
度就是度地,记录兵要地志,分为六类:舆论、镇守、海防、江防、四夷、航海。图文并举描述了地理形势、关塞险要、海陆敌情、卫所部署、监督监督司、将领兵额、兵源财富等。指出兵家谈地理或无方舆之概,户口兵马之数,或缺关塞险要,“非言武备也,所以我志武备,经之以度”。记录了明代山川形势、关口要塞、道路距离、州政府和卫生中心设置、兵马驻军监督监督司、守卫将领、钱粮兵额等。
茅元仪写了什么作品?主要介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