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鹿鼎记》的朋友们,一定还记得建宁公主。
的确,在韦小宝的七个妻子中,只有建宁公主是最刁蛮任性的,与众不同。
也许金庸太善良了,舍不得为难一个小女孩。
在《鹿鼎记》的结局中,金庸安排建宁公主嫁给心上人韦小宝。
然而,历史上真正的建宁公主并没有小说里那么幸运。
[img]374565[/img]
建宁公主的原型是皇太极第十四个女儿和硕恪纯长公主。
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建宁公主是康熙的姑姑,而不是小说中描述的康熙姐姐。
建宁公主13岁时,她被安排嫁给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
清朝皇室公主很少嫁给汉人,所以建宁公主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政治婚姻。
即使是金枝玉叶的皇室公主也无法控制自己的婚姻和命运。就这样,豆蔻时代的建宁公主成了吴三桂的儿媳。
婚后,建宁公主和丈夫吴应熊住在北京,这不仅是吴三桂忠于朝廷的一种方式,也避免了公主千里迢迢嫁到云南。
当然,吴应熊抱公主归,前途也很美好。
吴应熊作为皇室的“自家人”,在顺治十年,即公元1654年,获得了三等子的封爵。
四年后被加封为少保和太子少保,其中太子少保是鳌拜这样的重臣才有的荣誉。
年轻的吴应熊有这些官职封爵,工资上涨。
此时的命运之神似乎特别关心吴应熊,娇妻有了,事业兴旺,吴应熊已成为成功人士的典范。
不过,吴应熊的幸运还没有结束,康熙七年,也就是公元1668年,吴应熊又被晋少傅兼太子太傅。
@ 好运来了,吴应熊挡不住。无数人向往的极人臣,对于此时的吴应熊来说,只是探囊取物。
夫妻贵,吴应熊事业春风得意,建宁公主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在这段时间里,这对年轻夫妇非常相爱,夫妻随便唱歌,随便撒一把狗粮就能羡慕朋友圈里的一堆人。
也许是意想不到的,好运来了,吴应熊挡不住,但好运走了,吴应熊想尽办法也留不住。
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造反。
所有这些都像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扰乱了吴应熊和建宁公主的一生,从此,他们再也不再是幸运之神眷顾的对象。
原本在北京过着稳定生活的吴应熊,突然成为吴三桂留给康熙的“人质”。原本是金枝玉叶的建宁公主,突然成为叛党家属。
这时,康熙正充满野心,一心要平定叛乱。
虽然一位大臣向康熙建议,吴应熊应该受到优惠待遇,以便将来与吴三桂和谈,但康熙没有采纳,不仅没有采纳,康熙还命令吴应熊下狱。
第二年,当吴三桂叛乱如虹时,康熙立即决定果断处死吴应熊及其子吴世霖,极大地打击了吴三桂的气势。
听到儿孙一起被杀的消息后,吴三桂当场“惊悖气夺,底于死”。
也就是说,吴三桂白发人送黑发人伤心致命,精神突然崩溃,不久就去世了。
康熙杀了吴应熊,确实达到了打吴三桂的目的,但可怜的建宁公主,也深受打击。
对于建宁公主来说,一夜之间,家庭破裂并死亡。无论婚姻是政治目的还是笼络权臣,建宁公主都是吴应熊的妻子。
清代公主不能再婚。从那以后,建宁公主的生活完全分为两段完全不同的生活。
起初,康熙认为建宁公主是无辜的,只是把公主和吴应熊的几个小儿子软禁在宫里。
与此同时,康熙时不时地写字条来安慰公主,还算是给公主姑姑面子。
然而,在康熙二十年,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吴三桂去世后,他的孙子吴世揽继续从事吴三桂的事业,但在康熙20年,也就是公元1681年,吴世揽真的打不过康熙。
别无选择,只能自杀,云南自此平定,三藩之乱结束,对康熙来说,平定三藩之乱是个好消息。
对建宁公主来说,这是个大坏消息。从那时起,她的儿子,即吴三桂的孙子,只有“人为刀,我为鱼”的命运。
果不其然,康熙下令处死吴应熊所有的儿子,包括建宁公主的两个儿子。
建宁公主恳求康熙留下儿子的生命,但康熙只是“照顾”了她的两个儿子,留下了一具完整的尸体,然后斩首了吴应熊的所有其他儿子。
建宁公主在康熙43年去世前,丈夫和儿子都去世了,悲惨的人默默地活了几十年。
可怜的建宁公主并没有像《鹿鼎记》中描述的那样和心上人江湖逍遥。虽然她是皇室公主,但她只是一个可怜的妻子和母亲。
历史上的建宁公主与鹿鼎记完全不同。全家都被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