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重耳流亡事件的简介在哪里?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姓姬,名副其实,晋献公的儿子,公元前636年至公元前628年在位。他和齐桓公同名,是春秋五霸之一。

晋献公有五个儿子,沈生是王子,也是晋献公嫁给大军女子狐姬的儿子。重耳和夷武是狄人出生的,奚齐和卓子是由妃子莉姬和她嫁给的妹妹出生的。献公晚年宠爱莉姬。莉姬为了让习齐继承君位,杀死了申生王子,重耳和夷武也被迫逃跑。

晋献公死后,晋发生了内乱。后来,夷武回国夺取君位。他想除掉重耳,重耳被迫再次流亡。重耳在流亡途中经过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齐桓公、宋襄公、楚成王、秦穆公的友好接待。重耳是晋国有声望的公子,所以一群有才华的大臣,比如谋臣赵衰,都愿意跟着他。

[img]374435[/img]

在重耳流亡路上

有一次,楚成王在宴请重耳时,开玩笑说:“如果公子回到晋国成为国君,将来怎么报答我?”

重耳说:“贵国有金银财宝,叫我拿什么东西来报答大王的恩德?”

楚成王笑着说:“这么说,你不打算报答我吗?”

重耳说:“如果我得到国王的祝福,我可以回到晋国成为国王。我愿意与贵国保持良好的关系,让两国人民过上和平的生活。如果两国发生战争,当两军相遇时,我必须撤退三舍。”(在古代,行军被称为每30英里的“舍”。“撤退三舍”意味着自动撤退90英里。)楚成王不在乎,但惹恼了旁边的楚国将军。

宴会结束后,重耳离开后,成得臣对楚成王说:“重耳说话没有分寸,将来一定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还不如早点杀了他,以免以后吃亏。”

楚成王不同意成得臣的意见,正好秦穆公派人去接重耳,把重耳送到秦国。

原来秦穆公曾经帮助重耳的异母兄弟易武成为晋国君。没想到易武成为晋国君后,反而反对秦国,发生了战争。易武死后,儿子与秦国不和。秦穆公决定帮助重耳回国。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的军队穿越黄河,流亡19年的重耳回国即位。重耳43岁逃跑,62岁回国,流亡19年。经过磨难,他终于成为了晋文公的国君。

晋文公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为了实现他统治世界的愿望,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稳定了人民的心,选择了有才华的大臣,奖励了有功的将军,鼓励农民发展农业生产。他减少了税收、惩罚和救济穷人,打开粮仓,免费分发粮食。这些措施使人们能够生活和工作,因此他受到了人民的支持。从那时起,晋国家就稳定了,一天比一天强大。

晋国安定后,晋文公开始了一系列对外战争和外交活动。

在他即位的第二年,周王室陷入了内乱。周襄王的异母弟弟王子联系了荣迪人,试图杀死周襄王自立为王。周襄王逃到郑国避难。晋文公知道这是一个立功的好机会。他派兵杀了王子带,护送周襄王回到首都。周襄王举行宴会安慰他,并给了晋四座城市。晋文公的地位不断提高。

当时,长江流域的楚国与晋国竞争。为了实现霸权,晋文公必须向南扩张领土,打败楚国。公元前632年,楚成王率领楚、郑、陈、蔡、徐等军队围攻宋国,宋国向晋国求助。晋楚在城濮展开了决战。晋文公履行了之前的承诺,退出了楚军,最终赢得了所有的胜利。城濮之战为晋国主宰中原奠定了基础。

晋文公打败楚国后,为周襄王修建了行宫,并将陈、蔡、楚国的俘虏献给了周天子。晋还与齐、鲁、宋、卫等七国国君和周王室大臣王子虎签订了盟约,正式称晋文公为盟主。不久,诸侯被召集到温地,周襄王也被邀请参加会议。周襄王给了晋文公象征霸主权威的礼物,以及黄河以南的大量土地;晋文公被任命为诸侯之长,命令他安抚四方,监督和惩罚伤害周天子的人。从此,晋文公成为诸侯霸主。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因病去世。他在位九年,一年七十岁。晋文公作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对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发展影响很大。


重耳流亡事件的简介在哪里?重耳流亡事件的简介在哪里?


  • 重耳流亡十几年,是怎么回到晋国的?
  • 晋献公去世前,李姬强迫王子申生自杀,强迫二公子重耳,三公子夷吾,立儿子习齐为晋国新任国君。这一事件被称为“李姬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