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成了完全的傀儡。他不仅要面对王朝将死前的各种危机,还要受慈禧的束缚。
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前,光绪已经成为一种装饰。除了一些需要他参加的朝会,基本上没有别的用处。然而,光绪也有自己的抗议方式。既然没有办法有所作为,不如干脆沉默抗拒。只有在义和团的时候,光绪在讨论列强宣战的会议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不应该宣战。原因很简单。在光绪看来,甲午海战期间,清朝输给了日本国家。现在宣战这么多国家,自然得不到好处。此外,义和团的拳击手不能作为依靠。在这种情况下,宣战只能是自取败亡。
[img]374202[/img]
但当时的光绪,也是自己难以保护的。慈禧曾经支持一个大哥哥,准备接替光绪的位置。慈禧甚至主张宣战。@ 光绪的提议遭到反对。慈禧的宣战只能大败。无奈之下,一群人只能匆匆赶到西安,让李鸿章去北京讨论和平。这件事对光绪的打击,不仅是整个国家再次遭受这样的损失,也是他最喜欢的珍妃,被慈禧扔进井里。
[img]374203' />
光绪西行的日子没有留下确切的记录。有人说光绪当时穿着普通人的衣服,私访民间,了解民生的痛苦。但目前还不清楚确切的情况。然而,在这场混乱之后,光绪再次回到北京的待遇更好。虽然我们仍然需要在慈禧的监视下生活,但至少我们可以去朝廷。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毕竟,光绪并不是在重大事件中掌权的。
真正特别的是光绪不可磨灭的雄心壮志。戊戌变法后,大多数人认为光绪已经消磨了斗志。和大臣交谈时,慈禧也安排了,答案很少。但从其他线索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光绪的另一面。
[img]374204' />
光绪从西安回来后仍在学习英语。事实上,光绪学习英语的时间很早。20岁时,他从京师同文馆招募了两名毕业生担任英语教师。那时候,还是不容易的。即使在鸦片战争之后,清朝仍然认为自己是清朝的上国,朝廷中的贵族也不屑于学习蛮夷语言,更不用说皇帝了。同年十二月,光绪的日常课程中有英语课程。光绪不仅学得很认真,而且尊重张德彝和沈铎。即使有亲王大臣跪拜奏陈,他的两位英语老师也可以坐在身边。在皇室中,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恩宠。
[img]374205[/img]
然而,仅仅三年后,慈禧就停止了光绪的英语课程。光绪没有放弃,又开始自学了。从档案中可以发现,光绪的英语自学材料包括《中英韵字典集成》、《英华大辞典》、《华英进阶全集》等材料。
后来留在国外的德龄公主遇到光绪,发现光绪词汇量不错,就是口语差。
但到了1905年,德龄公主离开时,光绪的口语,已经能让她进行短暂的交谈了。
[img]374206' />
除了英语,光绪在最后一段时间学到了很多关于外国政治和法律的书。《日本宪法手册》、《孟德斯鸠法意》《政治讲义》《法学通论》《欧洲财政史》《经济通论》《理财新义》、《日本法制要旨》、《最新战法》、《德国学校制度》、《各国宪法大纲》、《英国宪法论》、《万国舆图》这些书,很多都是纯理论的大部分书籍。普通人看起来很无聊。学习光绪能耐下脾气真的不容易。
光绪如此努力,自然有他的理由。一方面,他仍然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在与德龄公主的谈话中,光绪多次透露了这个想法。另一方面,他也认为自己会比慈禧活得更长。虽然他身体不好,但他毕竟有年龄优势。所谓的努力工作是一种希望,让自己有信心活在当下。不幸的是,光绪终于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比慈禧早一天去世了。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田(1871年8月14日至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11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9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历史上被称为光绪皇帝。父亲醇亲王奕晨,生母叶赫那拉·婉贞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在位34年。
[1]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皇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垂幕听政。慈禧太后在光绪七年(1881年)去世后,独自垂幕。载甜亲政十五年(1889年),此后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皇帝,但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甜亲政后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皇帝强烈反对妥协,但由于朝廷腐败,以清朝战败告终。从痛苦中吸取教训后,他强烈支持以图强为首的维新派变法。光绪皇帝在24年(1898年)实施了“戊戌变法”,但遭到了慈禧太后领导的保守派的反对。光绪皇帝计划依靠袁世凯来遏制慈禧太后领导的这种力量,但他被袁世凯背叛,从此被慈禧太后禁止在中南海英台。整个维新只持了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声称光绪皇帝因病不能理事,实际上将他幽禁在西苑英台,成为无枷之囚。
光绪皇帝于34年(1908年)11月14日崩溃,享年38岁,庙号德宗,同日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葬于清西陵崇陵。
慈禧幽禁光绪后, 你每天都在做什么?光绪生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