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最主流的观点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位君主。但如果你真正理解春秋,你会发现晋楚争霸是春秋大部分时间的主旋律。春秋真正的霸主除了齐桓公早期带领齐国称霸外,还应该来自晋楚两国。例如:晋朝的晋献公、晋文公、晋景公、楚国的楚武王、楚成王、楚庄王,他们在股掌中玩弄中原诸国。
[img]372717' />
也许考虑到一个国家只选择一个代表,历史学家只选择典型的。事实上,一个神奇的青少年曾经出现在晋国。他把晋国从暗流汹涌、危机四伏的困境中带到了和谐、上下齐心协力、国运繁荣的新局面。
他是晋国的传奇君主——晋悼公。他就像一颗划破天空的流星。他就像一个穿越的救世主。他迟到了,但他刚刚赶上。没有晋悼公,晋国就不会坚持这么久!
晋悼公,名吉周,是晋襄公的曾孙,祖父桓叔杰是晋襄公的小儿子,他是父亲惠伯谈的次子。按理说,像他这样的背景并不显贵,几代人可能会成为“中国人”(平民)。
[img]372718[/img]
然而,姬周运气很好。和另一位堂高祖父晋成公一样,他在周朝做人质,与世无争。然而,晋国内部的动荡给了他们飞黄腾达的机会。
在晋国公室与卿大夫的第一次较量中,公室遭遇惨败,因此与国内政治斗争无关的晋成公受到欢迎,回国即位。
然而,当国君的座位坐在晋成公的孙子晋李公身上时,晋李公又卷入了第二次政治斗争。这一次,公室遭遇了惨败,晋李公的宗族被摧毁。因此,同样是周王室人质的姬周迎来了他人生的新起点。在斗争中获胜的清医生迎立姬周是晋国的第28位君主——晋悼公,当时他才14岁。
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他所面临的一切都是一个成年人无法面对的复杂局面。对众卿来说,他也只是个不懂事的大孩子。但晋悼公的第一句话,让小看他的人民大吃一惊。晋悼公说:要让我当国君,你得听我的。如果你让我当傀儡,请另请高明!这句话让在场的清医生措手不及,不知所措,后来被晋悼公逼着当面发誓,以后不得反悔。
晋悼公就这样给卿大夫们上了一课,他上任后,竟无师自通地摸清了晋国的形势和各卿家的底细。然后对症下药,短期内将晋国各派势力平均,相互牵制,不使一家独大。然后牢牢掌握自己手中的主导力量,谁不听话就联合其他力量摧毁他。这一举动是典型的帝王平衡。作为一个10多岁的少年,我真的不知道晋悼公是怎么做到的。
[img]372719' />
为了与清医生抗争,晋悼公又开始培养公室成员。例如,韩厥是晋悼公重点培养的对象,赵武和魏江也是如此。然而,这也为韩、赵、魏分晋埋下了隐患。
在对外关系方面。晋悼公坚持晋国一向诚信负责的大国外交政策,将曾经气馁的中原国家倒向晋国。这为晋、楚、齐争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晋悼公还建立了完善的霸权制度,规定了盟国和领导国之间的等级和礼仪。他还强烈取消了诸侯对周天子的朝贡义务,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实际共主权。
、晋悼公(前586-前558年),姬姓,名周,一作纠,又称周子或孙周,为惠伯谈第二个儿子,祖父桓叔杰为晋襄公的小儿子。在表弟晋李公被杀后,他被迎立为君。他被称为“悼念”,侯爵被称为“晋侯周”,简称“晋周”。
晋悼公是晋襄公曾孙,桓叔捷之孙,惠伯谈次子,晋厉公侄。悼公少聪慧,居洛,师侍单襄公,兼君相之才,许有争国之望,尝试窥晋之心。2014年,他进入晋国,以韩、栾为股肱,祁、杨为谋主,重用韩厥、智、魏江、赵武等一批贤臣,严军纪养民,治律历历而行礼法。因此,晋宗和睦,举国大治,君狄亲属,惠及中原。史载凡晋之盟:“如乐之和,无所不和”,所以华夏尽附。悼念公矫天子之命,违天子之尊,十年之功,以靖外难。在晋国的统治下,国势鼎盛,军治万乘,成为当时的霸主。
前573年至前558年,前558年,年仅29岁。
他的文治武功带领晋国再次走向全盛时期,铸就军国霸权,威胁天子,命令诸侯,与军狄一起征服四方,最终再次称霸中原。
在位时,吕相、石鲷、魏颉、赵武等人被重用,惩乱任贤,整顿内政。晋悼公四年(前569年),魏江实行“与荣迪”战略,与荣迪相处融洽。八年来,九合诸侯将晋国霸权推向巅峰。
终晋悼念公朝,晋国镇齐,威慑秦,疲惫不堪,世界无法与之竞争
春秋最大的BUG[晋国霸业]——晋悼公!晋悼公的生活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