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喜欢听传统评论的人都可能听说过《大明英雄》。不管怎样,我听过不止一次。熟悉《大明英雄》评论的人一定对胡大海印象深刻。他是评论中一个非常有趣的人物,也是一个伟大的宝藏。随着他的存在,增加了许多喜剧情节,使评论更加生动曲折,让观众笑,听得越多,就越想听。
[img]372363[/img]
胡大海的身材特点是胖,老了以后胖。如果你称之为300多公斤。性格特点是热心肠,重视兄弟情谊,人缘特别好。作为一名将军,他的武功通常是250,但他的嘴是白活的。他经常能在每一场灾难中变得幸运,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他是一个幸运的将军。还有很多这样的评论人物,比如程咬金、孟亮、牛高等。,他们都是很受观众欢迎的大师。
[img]372364' />
评书中,胡大海是乱石山七雄结拜的二胎,早年在北口贩卖私牛,乱石山事发后被元军打散。后来,他与朱元璋、丁德兴成为山王,公开反对元朝。他在武科场乱摆牦牛阵,误打误救众举子。跟朱元璋定滁州,走马取襄阳,打下金陵。在危急情况下,他还多次搬兵求救,为朱元璋解了大围,是大明的开国元勋。胡大海特别照顾年轻一代的英雄,与常茂、胡强、朱木英等人打得火热。后来朱元璋残害功臣,他还抱打不平,保持燕王朱迪攻打朱元璋。总之,胡大海是《大明英雄》的书胆,是喜剧明星。
[img]372365[/img]
然而,上面提到的是评书中的故事,都是虚构的,历史上的胡大海却不是这样。泗州虹县人胡大海,字通甫,从朱元璋起义开始就跟着他,为朱元璋东征西讨。他从微末开始,大字不识,但气度过人,所有的士兵都尊敬和钦佩。他对军队的治理非常严格,军队所经过的地方不妄杀人,也不掠夺妇女。他跟随朱元璋渡江作战,屡有成就,累军成为右翼统军元帅,随邓愈守卫,平定境内。当元军大举犯罪时,城下迎战,大败元军,攻打建德。因此,胡大海被提升为枢密院事。
[img]372366' />
评书中的胡大海是长寿星,但历史上的胡大海死得早,死得惨,令人遗憾。胡大海不是战死战场,也不是政敌。最后的结局是被俘虏杀死的。胡大海在攻下严州时,收下了蒋英、刘震、李福等三位苗将,并将他们留在自己的指挥下。但这三个人并没有真心回顺,又密谋作乱。至元二十二年(1362年)二月七日,这三人布下陷阱,准备暗害胡大海。今天早上,他们假装请胡大海去八咏楼观弩。胡大海不知是计,欣然前往。蒋英派党羽跪在胡大海的马前,起诉蒋英的状,诉说蒋英的罪过。胡大海回头看蒋英,还没来得及说话,蒋英突然拿出袖子里的锤子,猛击胡大海的头部,击中脑部,胡大海倒地而死。据估计,史书上没有写他死了多少年,不到40岁。
[img]372367' />
胡大海死得很委屈。他死得太有才华了。当他看到苗族勇敢无比时,他珍惜才华,信任他们,最终得到了如此悲惨的结局。江英等人被抓后,朱元璋用脑袋向胡大海致敬,为他报仇。明朝建立后,胡大海被封为越国公,在英雄庙画了一幅肖像,排名第七。
胡大海死得早又悲惨 为什么民间评书叫[寿星,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