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亲是梁朝的官员。17岁时,梁末兵乱,家庭分散,流离失所,于是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许愿为僧。18岁去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法律出家,授予十戒;老师让他去惠旷律师处学律,20岁的时候有足够的戒律。这时,他已经研究了律学,有着良好的禅观。
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听说惠思禅师从北方南下,住在光州(今河南省光山县)大苏山,他去请福。慧思为他演讲四安乐行,他日夜勤练,造诣深厚。二十三岁拜慧思为师,修习禅法,证明法华三昧。陈光大元年(567)惠思临去南岳时,告诉他去金陵(今南京)弘传禅法,他和法喜等27人一起东下,到陈都讲禅。两年后(569),主瓦官寺被邀请开讲《法华经》,树立新的宗义,判断经教,奠定了宗教观的基础。
智凯在瓦官寺住了八年。除了《法华经》,他还讲了《大智度论》和《次禅门》(即《释禅波罗蜜次法门》),写了《六妙法门》等。陈太建七年(575)离开金陵,第一次进入天台山,在北山创立伽蓝,种植松栗,引入流泉。去寺北的华顶,行头陀,昼夜禅。
[img]370660[/img]
陈志德三年(585)三月,智凯再次前往金陵,住在灵曜寺。陈绍邀请于太极殿讲《大智度论》和《仁王般若经》。慧泽、慧旷、慧辩等著名僧侣奉命参加讨论。后来搬到光宅寺,讲《法华经》。弟子们听了,记录了《法华语句子》。从那以后,智凯讲的大部分经文都是从灌顶笔录成书的。陈亡,智凯上庐山隐修。
隋开皇十一年(591),晋王杨光为扬州总管,派使到庐山坚请志凯到扬州传戒。他立即去给杨光授菩萨戒,被称为“智者”。第二年(592),他回到家乡荆州,在当阳县玉泉山建立玉泉寺。接下来的两年(593-594),他在寺庙里讲了《法华经玄义》和《摩诃止观》。
开皇十五年(595)春,智凯从杨光的邀请到扬州,写了《净名经疏》。九月,他辞回天台,重组山寺和习静林泉。这时,他已经58岁了。接下来的两年(597),会稽嘉祥寺沙门吉藏,曾奉书天台邀请他到嘉祥寺讲《法华经》,他因病未能前往。过了一会儿,他在病中向弟子们口授了观心论。十月,杨广遣入山迎请,他依然勉强出山,走到石城,急急忙忙,不久入寂,世寿六十岁,僧腊四十岁。智凯生平造寺36座,入灭后,晋王根据自己的遗愿在天台山另行创造佛寺,后于大业元年(605)题为国清寺。
印光大师云:智者大师,释迦之化身。临终时有问:“未审大师证入哪里?“我不领众,必净六根(即十信位,得六根清净,如法华经法师功德所知)。伤害自己利人,但(只,只)登五品(五品,即观行位,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断绝)。“(下略)实恐后人未证谓证,因此以身作则,使其自知羞愧,不敢妄拟故耳。(印光大师《佛法修行止偏法》)
谁是智凯?中国佛教天台宗四祖智凯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