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头上的光环太耀眼了,以至于人们往往忽略了和他同甘共苦的大臣..
在那些大臣中,范蠡太完美了,以至于剩下的荣耀几乎被他吸走了..
这样,一些原本很牛逼的人,却缺少了很多应有的曝光..
例如:文种…
文种真的很牛逼!
勾践入吴为奴时,他是越国的守国大臣,相当于代表国君;
勾践从吴返越时,他又献上了灭吴七策,几乎每一策都打到了吴国的要害…
[img]369346' />
可以说,文种是当时越国政治战略的规划者和主要实施者..
那么,他的灭吴七策,还是他的七大招是什么呢?
从吴国返回后,勾践授军于范蠡,授国政于文种,复仇大幕正式拉开..
这时,文种向勾践进言,建议用这七步灭吴:
第一,大量贿赂吴国君臣,取悦他们的心;第二,大量收购吴国粮食,以空其府库;第三,献上绝色美女,迷惑吴王;第四,送他巧匠好材料,造福土木工程,花钱;第五,在吴国大力培养奸臣,认为越国使用;第六,想尽办法让他忠臣自杀,废除吴国的辅助队伍;第七,在上述基础上,治甲训练,彻底废除吴国。
[img]369347[/img]
从字面上看,或者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个“七策”并不惊艳,甚至可以说是常策…
但是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只是七个纲领,七个纲领中的每一个都是一个复杂的项目,其中关键在于如何具体实施
因此,如何巧妙地将这显然对吴国有害的七项政策应用到吴国,就显得十分困难...对智力的要求也特别苛刻..
但是文种还是一一做到了..
如何做到这一点,还得从吴国说起。
自从吴国彻底打败楚国,打败越国以来,他几乎有称霸的力量
于是当时吴王夫差,自信满满,牛逼哄哄,总觉得自己大事已成,是时候享受了…
此时,他与号称吴国第一奸臣的伯图商量,想大兴土木,广筑宫殿,以娱耳目之所好...
伯自然投其所好,甚至可以再加一把火,于是重建姑苏台,大兴土木,然后广招好工匠,购买巨木..
[img]369348[/img]
越国闻之,即命三千木匠入山伐木,终于得到了巨木…所以文种携人进献…
丈夫差,伯大喜,而忠臣伍子胥则力劝,并道破越国阴谋,但也奸臣伯帮助文种游说,伍子胥苦劝无效…
姑苏台建成后,勾践立即按照文种说法,广泛吸引了世界美女,获得了西施和郑旦,于是他立即教歌舞,学会了容步,等待他的艺术成功,让范蠡做出了贡献...
[img]369349[/img]
这一次,伍子胥的苦诫依旧,而伯波的帮助依旧..
几乎没有,越国干旱,粮食准备道歉。这时,文种不以此为忧,反而以此为喜…
这是向吴国借粮的好时机..
所以继续像以前一样,先是重宝贿赂博图,然后去吴借粮..
伍子胥不愧为忠臣,历次劝诫无效,历次还是要苦劝,这次还是以失败告终…
失败的原因有来自博图的因素,也有来自勾践对夫差的俯首帖耳,以至于完全没有防范之心...
万石粮终借...水运而归...
[img]369350' />
第二年,越国丰年。勾践找文种,问还粮..
如果不还,就会失信,可能会招来吴兵;但是如果还了,基本上就白忙了..勾践对此感到困惑..
文种对话:粮食自然要还,精粮一定要选,煮熟后还吴...
粮食运到吴国后,夫差看着粒粒饱满,粒粒晶莹越粮,立即下令分发给吴国人民,让以此为种,来年即播..
来年颗粒无收...
文种之计,不可谓无毒!
也是因为,在文种这些策略的轮番轰炸下,在范蠡的艰苦训练和勇气下,他仍然在勾践的卧薪尝胆下,最后,在夫差不可一世、逼死伍子胥的情况下,越国终于摧毁了强吴!
文种为勾践献上的伐吴七术有多毒?勾践只用三便灭了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