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去世,辽国王位立即成为竞争的目标。最终,耶律倍的儿子耶律阮战胜了强大的祖母,他的三叔耶律李胡登上了王位,辽国立即进入了辽世宗时代。
[img]368671' />
然而,辽世宗执政仅五年后就死于暗杀,凶手是四叔耶律安置之子耶律察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文对这个话题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不当之处还是希望得到纠正。
首先要解释的问题是,为什么耶律安端和耶律察割父子支持耶律阮。关于这个问题,在《辽史奸臣传》中,父子之间有一段对话:“世宗位于镇阳,安端闻之,想持有两端。察割说:‘太弟了。(
即耶律李胡)忌刻,若果立,我们怎么能容忍我们这一代! 永康王(即耶律阮)慷慨大方,与刘哥相善,宜往与计。“安端就是和刘哥谋归世宗。”
[img]368672[/img]
从这次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耶律安端和耶律察割父子决定支持耶律阮最根本的原因是担心一旦耶律李胡被称为皇帝,他就会“让我们的一代”,这表明父子与耶律李胡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矛盾。选择支持耶律阮是“永康之王慷慨”,这对你自己更有利。可以看出,耶律安端父子的选择并不是从整体情况来考虑的,其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家庭的利益。
[img]368673' />
随着耶律阮得到辽国南北两院大王和皇族元老耶律屋质的支持,战胜祖母陈律平和三叔耶律李胡登基,耶律安和他的儿子耶律察割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的父亲耶律安被提升为东丹国王,而他的儿子耶律察割则是泰宁国王。后来耶律安被任命为大祥稳,耶律察割也被任命为女石烈军。可见,父子俩都得到了耶律阮的高度信任。
[img]368674[/img]
在这种情况下,耶律察割为何在五年后发动暗杀刺死耶律阮?
这与耶律阮登基后辽国对耶律阮的两次叛乱有关。第一次叛乱发生在天禄二年(公元948年)。据《辽史世宗纪》记载,“天禄二年正月,“天德、萧翰、刘哥、盆都等。朱天德,
杖萧翰, 迁刘哥在边,罚盆使辖斯国。"
[img]368675' />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叛乱中,刘大哥和萧翰都是一年前叶律阮继位的支持者。这场叛乱证明,辽国对王位的争夺仍在继续,叶律阮的地位仍然不稳定。也许这是为了稳定局势。叛乱失败后,叶律阮没有深入研究主谋萧翰和刘大哥。
[img]368676' />
第二次叛乱发生在天禄三年(公元949年),记载也来自辽史世宗纪:“萧翰和公主阿不里谋反, 翰伏诛, 阿不里死狱。庚申,
大赦。内外官各进一步。”在这场叛乱中,耶律察割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辽史·叛臣传》说:“(萧翰)复和公主用书证明王安端反,屋质得到他的书来演奏。”在《耶律屋质传》中,他说:“(耶律屋质)表列泰宁王察割阴谋,不听。”由此可见,耶律察割确实参与了这场叛乱,但耶律阮不相信,所以他逃脱了。
[img]368677' />
和第一次叛乱一样,这次叛乱也是由耶律阮的支持者发动的。刘大哥和萧翰为了争夺王位而发动叛乱,这不仅加剧了辽国内部的矛盾,也让善于投机的耶律察割发现投靠耶律阮是不安全的。因此,在第二次叛乱发动时,耶律察割与叛乱者有了接触,目的非常明确,以便在叛乱成功后谋取更大的利益。
[img]368678' />
耶律阮平定了两次叛乱,但辽国的局势并没有稳定下来。相反,耶律察割萌生了杀死耶律阮、称帝的巨大野心。因此,在天禄五年(公元951年),耶律察割利用与耶律阮作战的时间杀死他,自称皇帝。
五年前,耶律察没有杀死耶律阮 为什么五年后发动暗杀刺杀耶律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