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僧垣(499-583年),字法卫,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人,南北朝著名医生。他曾担任南朝梁朝廷的御医。江陵战争后,他被北周朝廷招募。人生经历是不可战胜的,有着悠久的声誉,达到了西藏的外部地区。姚僧垣于583年(开皇三年)去世,终年85岁。有12卷《实验者》和3卷《行记》。
[img]367568[/img]
姚僧垣从小就好学,博览文史。年二十四传家业。梁武帝召他入禁,讨论医学,奖对无滞。时武陵王所生葛修华,宿患积时,方术莫效,梁武帝甚至视之为愈。武帝誉说:“用意绵密,甚至在这里,以此等疾,何疾可逃?大通六年(公元534年)解褐临川嗣王国左常侍。在大同五年(公元539年),田曹参军了庐陵王府。九年(公元543年)还领殿中医。11年(公元545年)转领大医正,加文德教练,直阁将军。梁亡入北周,武成元年(559年)授予小畿伯下医生。北周天和元年(566),加授骑将军,仪同三司将军。迁遂伯中大夫六年。医术高妙,用药谨慎精当,治疗武帝发热病,称大黄为快药,不宜轻用,武帝不听,以致危险。后梁元帝病,众太医均力主用平药,但僧垣主张“非用大黄,必无差理”,服后愈,给钱百万。从此医声大振。建德三年(574),文宣太后病了,医、巫各执一词,决不下。武帝请姚僧垣诉以实情,僧垣坦言太后已无几天,不久果然去世。武帝授予将军,开封府仪同三司。建德四年(公元575年),高祖亲戎东讨,到河阴遇病,口不能言,脸垂覆眼,不再看,一脚短缩,又不行。僧垣认为诸藏俱病,不能并治,军中之要,莫先于语,甚至处方进药,帝遂能言,其次是治目,眼疾愈,末是治足,至华州(今陕西省华县),足病也廖。任华州刺史,仍随京师而来。宣政元年(578)上表请归,上允其致仕。宣帝即位,封僧垣为长寿县公,食邑1000户册,还赠金带及衣服等。大象两年(580),任太医大夫。静帝嗣位,迁上开府仪同将军。隋开皇初,进入爵北绛郡公。卒后赠本官,加荆,湖二州刺史。
姚僧垣是谁?南北朝著名医生姚僧垣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