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两汉统一…两晋南北朝…两宋元明清…
这是中国历史朝代歌曲中的三句话。有两汉,西汉和东汉;有两晋,西晋和东晋;两宋,北宋和南宋。为什么没有两明,北明和南明?
用很多朋友的话来说,明朝的抵抗者打败了一手好牌,导致南明只持续了18年——如果算上郑克双的投降,只有39年——虽然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短命的朝代,比如秦隋,但一个姓氏分为两个朝代,基本上是存在时代的一半,所以会被定位区分——虽然为了方便研究,有南明说,甚至有一些历史学家写了《南明史》。但与崇祯皇帝上吊前的明朝相比,它太短了。与“北明”相比,作为一个朝代的不足。
[img]367114' />
那么,南明十八年有哪些好牌呢?
一是占东南半壁
东晋和南宋不是国家政权,而是江南。当时南明的情况也是如此。明朝的两京制在南京也有一个团队。虽然大部分都是退休官员的养老岗位,但一旦需要,这些人的经验正是新王朝所需要的。如果使用得当,划河治理并非不可能。
然而,各行各业的官员和掌权的太监在一开始就制造了麻烦。拥立福王朱由松仍然拥立鹿王朱常齐。著名后人的史可法当时是拥立鹿王派。福王即位后,他自然没有发展空间,所以他邀请自己的主管出去,最后城市破产而死。
[img]367115[/img]
红光帝即位前后,大悲案、太子案、童妃案相继发生,使一个不稳定的局面更加风雨飘摇。
二是农民军属于明军序列
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皇帝在忠实太监王承恩的陪同下上吊自杀。后来,吴三桂带领清军进入海关,在对阵中大败。明末战争,从农民为吃饭起义,到汉人为一口气而战。
然而,弘光朝廷初立时,确定了借虏平寇的策略,希望与清军作战,绞杀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结果证明,这是不可行的。
龙武帝朱玉键要务实得多。他知道,只有联合农民军才能保护东南半壁。因此,在兵部尚书、光化伯堵银锡的运作下,大顺军李过、高一功等部门改为“忠诚营”。后来,大西军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部门也加入了明军。联明抗清局势最终形成。此外,大西军在西南运营了十多年,是抗清的绝对主力军。它与东南沿海的郑成功部相得益彰。
[img]367116' />
第三,反正降清将领
江西总兵金盛桓、广东总督李成东于1645年左右降清。成为清军后,他们的战斗力翻了一番,算了攻城略地,犯下了无数血债。屠杀汉民比清军更厉害。当然,这也必须“理解”。投降者必须用更多的鲜血来换取主人的信任。
不幸的是,清朝并不信任他们,也没有给他们想要的高级官员带来好运。因此,1648年,他们在江西和广东回到了明朝。当时,政权一直处于恐慌状态。他们的回归扰乱了清军的部署,给了朱由锤和其他人喘息的机会。清朝的将军们反对清朝,清朝的形势一度很好。
第四,清朝两王战败身亡,士气受损。
1652年,定南王孔有德在桂林被李定国包围。清朝急派尊敬亲王,爱新觉罗·尼,堪称湖南打广西。没想到,尼堪还没到,孔有德已知自杀,先自杀。他的儿子孔廷训被俘。几年后,他被李定国砍了头。只剩下一个女儿孔四贞。投降二十年后,孔家绝后。
[img]367117' />
孔有德死后,尼堪没有逃脱。李定国在衡阳引诱敌人深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败敌人。有人说尼堪被明军砍了头,有人说他被枪杀了。不管怎样,这两个字挂了。
几个月内,连杀两王尼堪也是明清战争期间死去的清军最高级将领——受此鼓励,许多隐居山林的原明官员纷纷出来举旗。这是继1648年之后的第二次抗清高潮。
然而,我们知道,在各种因素下,好牌已经被彻底摧毁。南明政权属于毁灭。如果这些牌能打好,也许明朝能在江南待几十年,那么北明南明就是必然的名字。
金声桓和李成栋降清后 为什么三年后反复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