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初年,一位名叫梁彦光的人在岐州刺史上做得很好。他连续多次获得政绩第一名。他受到隋文帝杨坚的表扬,给了他一束丝绸和一把伞,并呼吁全国官员向他学习。
不久之后,杨坚将梁彦光调到相州作为刺史。然而,过了一段时间,相州的人们称梁彦光为“戴帽子”。兴、麦芽糖、米饭、麦芽等糖稀讽刺他软弱无能。
[img]366966[/img]
杨坚很不满意,把梁彦光辞职了。一年后,杨坚觉得梁彦光有点能力,任命他为赵州刺史。出乎意料的是,梁彦光要求去相州当刺史。杨坚很困惑。你忘了怎么辞职了吗?
梁彦光说:“岐州人民的民俗风情很简单。我无所事事。钱、食物和税收在中国排名第一。相州则不同。衣冠士医生搬到了关中。他们大多是手工业者、商人和音乐家。他们的民间风险很低,喜欢造谣和诉讼。我实际上采用了与岐州相同的治理方法,这导致了失败。现在我找到了对策。”
[img]366967' />
杨坚同意了梁彦光的要求,将其改为相州刺史。相州奸商狡猾的官员听说梁彦光又来了,跑来跑去告诉对方:“废物又来了,我们的好日子就要开始了。”
然而,梁彦光让他们失望了。到任后,梁彦光首先进行了严厉打击,严厉惩罚了违法行为。审理案件时,奸商纷纷逃亡。狡猾的官员抓了一批后,其余的都变得诚实了,相州的治安也大大改善了。
[img]366968[/img]
严厉打击后,梁彦光聘请了一批名人,在相州设立学校,亲自主持考试,表扬和奖励勤奋好学的学生,解雇懒惰不进步的学生。对于州县推荐的学者,他亲自在城外设宴送行,并资助差旅费。
经过梁彦光软硬双手的治理,相州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官员不敢为非作恶,商人不敢无理取闹,家家户户安居乐业,行动秩序井然。梁彦光本人再次获得杨健的奖励。
为什么梁彦光两次去相州当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