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8月29日,在南京下关江停泊的英国军舰高华丽号上,清政府任命大臣齐英和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普丁查签署了《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署标志着两年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灾难性的现代社会。
[img]366292[/img]
签订《南京条约》后,栖英、伊里布、普鼎查的谈判代表有什么样的人生结局?他们的最后结局是什么?
栖英:被赐自尽
栖英出生于1787年,是清朝宗室的后代,隶满洲正蓝旗,根正苗红。在签署《南京条约》时,栖英55岁,担任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
《南京条约》结束后,齐英与英国签署了《五口商业章程》和《虎门条约》,与美国签署了《望厦条约》,与法国签署了《黄埔条约》,签到手软。道光皇帝以“抚夷”为荣,为退敌作出了贡献,并赠送了两块牌匾:“勇敢、知识”和“守有为”。
[img]366293' />
道光皇帝死后,咸丰皇帝即位。咸丰皇帝即位之初,对外界采取了强硬的态度,利用林则徐等主战派官员,打击栖英、穆彰阿等主战派官员。咸丰皇帝在责骂栖英担任两广总督时,“抑民奉夷,辱骂入城,几起意想不到的变化”和“伤害国家”,并将其降职。
齐英受到打击,写了一张对联“先皇奖励有为,今天申斥无才无能”来发泄自己的不满。道光皇帝知道后,一时没有发作。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重建了他们的旧技能,北上沿海地区,击中了天津。咸丰皇帝害怕与英法谈判。由于与英国人打交道,齐英被派往天津与英法谈判。出乎意料的是,到达天津后,英法拒绝与齐英见面。事实证明,英法联军占领广州后,获得了一批档案,得知齐英在广州演奏朝廷时经常隐藏虚假的词语,非常讨厌齐英。
齐英不得不灰溜溜地回到首都。道光皇帝龙燕怒不可遏,指责齐英“无耻无能”。齐英再次写对联“先帝赞美勇敢知识,当时皇帝犯了无耻无能”,反驳道。
道光皇帝“严诏抓治,赐自尽”。72岁的芪英享年。
伊里布:忧郁而死
伊里布是满洲的黄旗人,出生于1772年。伊里布逐渐从判决和知府晋升为总督级别的封疆官员。他被称为廉洁,这在清朝的官场上是罕见的。1840年,当伊里布作为钦差大臣和两江总督抵抗英军时,他发现英军的船变得非常悲观,成为主要和派遣官员
[img]366294' />
后来,林则徐被解雇后,伊里布派家丁张喜,带着鸡、鸭、牛、羊等礼物去定海安慰英军。英国总司令伯麦听了这个“好消息”,但摇摇头说:“林公是中国的好总督,有血有才。。。你为林总督而来吗?”
《南京条约》签订后,伊里布被任命为广州将军,前往广东办理中英谈判。当时广州人自发反抗英军,势头巨大,烧夷楼事件爆发。伊里布抑制了广州人民的反抗,逮捕了爱国者钱江和何大庚。这一举动激发了广州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1843年2月,伊里布忧郁地死于不满和反抗,享年72岁。
普鼎查:寿终正宿
浦鼎查出生于1789年,是一名英国职业军人。签署《南京条约》后,浦鼎查担任香港总督。浦鼎查是第一任香港总督。
在担任香港总督后,普丁查成立了香港政府,设立了行政局、常规局(后来改为立法局)和最高法院。这仍然是英国的政治结构。普丁查发布通知,声称“香港是一个没有税收的港口,准国家贸易,尊重中国习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香港的局势。
[img]366295[/img]
《南京条约》规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将开放。普鼎查严格遵守本协议,禁止英国商人在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以外销售鸦片。这引起了英国商人的强烈不满。与此同时,驻扎在香港的英军对普鼎查经常指手画脚不满。1844年5月7日,在诸多压力下,普鼎查被迫辞去香港总督职务,回到英国。
普丁回到英国后,以胜利者的形象受到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后来,普丁查先后担任开普总督和马德拉斯总督。退休后,普丁查住在地中海岛国马耳他,过着舒适的退休生活,1856年死亡,享年67岁。
签署《南京条约》的三位代表是如何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