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改编自二月河小说的电视剧《康熙王朝》时,有一个角色特别耀眼,而且太诚实了,这个人就是周培公。
根据情节的解释,他最初持有康熙皇帝吴次友的推荐信,但他不想依靠这个名字,希望依靠自己的真实才能来获得名字。结果,他被考官赶出了考场,因为他没有回避康熙的名字。然后他很穷,即便如此,他也很难改变文人的崇高。
[img]365747[/img]
当周培公绝望时,康熙找到了他。这一次,周培公没有拒绝,而是接受了康熙的重用。在这个过程中,周培公的直言不讳表现得淋漓尽致。有时候康熙皇帝很丢脸,甚至很难下台。然而,由于整体形势不稳定,康熙仍然非常重视他的才华。
[img]365748[/img]
根据情节,周培在灭三藩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被满清贵族排除在外,因为他是一个汉人。康熙还担心他是第二个吴三桂,不得不把他放在盛京,闲置了11年。康熙在知道周培公病重临死前见到了他。周培公最终为康熙提供了一张地图,这让康熙非常感动和内疚。特别是周培公死后,康熙为他辍学了一天。
事实上,周培公在历史上确实有自己的人,但他的才华和功劳并没有电视剧中演绎的那么大。历史上,周培公是康熙周围的重要谋臣之一,在三藩之战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这一奇怪的成就并不是打败察哈尔的军队,而是说服陕西、甘肃、总督王辅臣投降,服从吴三桂的叛变,供清军使用。
康熙想奖励他,周培公立下了这样一个奇功,他只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请皇帝为他母亲请敬。请康熙皇帝升任周培公为山东登莱道,并对周培公母亲孙氏进行嘉封。康熙十五年,康熙命令周培公的母亲孙氏为贞烈恭人,康熙皇帝亲自写祭文,规定祭祀规范。还特别允许周培公回家守孝三年,三年孝满到山东上任。
后来,由于周培公与士兵意见不一致,他辞职回到了家乡。康熙29年,康熙征服蒙古卡尔丹。当时在家闲着的周培公向康熙提出建议,康熙再次任命周培公为盛京提督。直到周培公在康熙40年去世,周培公在盛京当了11年的提督,他尽了最大的努力,最终死于任职。
虽然周培公没有像剧中演的那样为康熙献上地图,但他在盛京提督位坐了11年,为康熙守卫边境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汉臣总是被满清贵族排斥在外,周培公也是受害者。唯一不同的是,周培公遇到了一位好皇帝。康熙是周培公的伯乐,但周培公死于任命,并致力于康熙。
周培公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人? 如何评价周培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