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曾国藩父子写诗都低头一拜?是谁崇拜的?

1864年,经过多年的战斗,曾国藩率领湘军打赢了太平天国,暂时挽救了摇摇欲坠的清朝,获得了极高的奖励。此时,曾国藩非常受欢迎。然而,站在权力的顶端,他却有一种惊心动魄的表现。在他给弟弟曾国权的一首诗中,他表达了当时的情况和心态:

左列钟铭右诽谤书,世间乘除随处可见。

鞠躬拜屠羊说,万事浮云太虚。

巧合的是,二十年后,他的儿子曾纪泽在千里之外的英伦,也写了一首形象相似的诗:

不能淹没的是岁华,鬓角斑白尚天涯。

知道恋栈的空余豆,颇欲安炉炼砂。

故国音书多懊恼,中年诗集半伤。

低头拜陶彭泽,万事乘除问酒家。

诗中提到的屠羊和陶彭泽是什么样的人?著名的曾父子崇拜什么样的嘉言懿行?

屠羊说重义轻利 备受推崇

屠羊说他是庄子中的一个人物。故事是楚昭王在春秋时期失去了王位,屠羊说他跟随昭王逃跑。后来,昭王回到中国,赢得了王位,奖励了跟随他逃跑的人,包括屠羊。屠羊说:“国王失去了王位,我失去了屠羊的职业;现在,国王已经恢复了王位,我也恢复了以前的职业生涯。既然我的工资已经恢复了,为什么还要奖励呢?”

昭王坚持要奖励他,屠羊说:“国王失国不是我的罪,我不能接受惩罚;国王复国不是我的功劳,我也不能接受奖励。赵王打算见屠羊,屠羊说:“根据楚国的法律,只有建立伟大成就的人才能见到国王,我的智慧不足以保护国家,我的勇气不足以杀死敌人。当吴军进攻营都时,我害怕困难,逃跑了。我不必追随国王。现在国王要违反法律法规来接我,普天下,我还没听说过这种做法。”

昭王觉得屠羊虽然地位卑微,但陈毅很高,准备让他担任三公的职位。屠羊说:“我知道这三公的职位比在市场上屠羊高得多,工资也高得多;但是,我怎么能贪图高官的厚重财富,让国王蒙受妄施的恶名呢!我不敢做,还是让我回到市场继续屠羊!”最后,我没有接受昭王的奖励。

屠羊作为重义轻利的典范,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新唐书》记载了一个叫李波的人的事迹,展现了与屠羊相同的精神风貌:

李渤字之,魏横野将军,申国公发之裔。父钧,殿中侍御史,以不能养母废于世。渤耻之,拒绝执政,刻意学习,与仲哥一起躲在庐山。品尝以列御寇拒绝小米...

元和初,户部侍郎李迅和建议医生魏况交章推荐,诏以右捡遗召。于是,河南少尹杜派官持诏,币即山敦促,渤写信感谢:“以前屠羊说:‘位三景,禄万钟,知贵于屠羊,却不能让我君妄施。’彼贱贾还能忘己爱君。虽然大臣们想偷东西,但他们应该当之无愧地屠羊。”不要崇拜。

陶彭泽不慕荣利 忘怀得失

至于曾纪泽诗中的陶彭泽,就是东晋旬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的陶渊明,因为曾经是彭泽的县长,所以有这个称号。人们经常谈论他不为五桶米折腰的故事。他曾自言自语道:“静静少言,不慕荣利”“忘得失”。他不随大流的心态和行为也受到后人的高度赞扬。

宋书说他“少有高趣”。《旧唐书》称赞他是“慢世逃名,放情肆志,逍遥泉石,无意出处”。宋人洪迈在他的名著《容斋随笔》中称赞他“高简闲靖,晋宋第一代”。

无论是为曾国藩推崇的屠羊,还是曾纪泽向往的陶鹏泽,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不挥之不去的个人名誉和待遇,这让那些觉得自己生活不如意的人产生了精神感应。

曾国藩宦海沉浮 明哲保身

清末,政治形象各不相同,生活在其中的人往往感到不安。1864年,曾国藩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然而,所谓的名声既大又诽谤。当他享受到极大的尊重时,批评的声音也来了,“左列钟铭右诽谤”。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逃避和保护自己,看不起一切。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曾国藩,经过多年的宦海起伏,深知“日中时光明媚,月盈则亏”的道理,意识到“处兹乱世,三者都处于危险之中”、“诅咒之来,本难逆料”、“在极盛时期,预作衰时的假设;盛时百事平顺时,预为衰时百事拂逆地步”、“只不贪财,不取巧,不卖名,不骄盈,四者可弥缝一二”。只有这样,才能“持盈保泰”。这样才能“持盈保泰”。难怪曾国藩这么崇拜屠羊!

[img]365654[/img]

曾纪泽调解外交 交涉不利

曾纪泽(1839~1890年),湖南湘乡人,曾国藩之子。曾国藩死后,曾纪泽攻封“一等毅勇侯”,地位依然十分尊重。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熟悉世界政治的人才之一,他被选中从事外交事务。1878~英国、法国、俄罗斯于1886年出使。1879年,由于崇厚签署的《里瓦基亚条约》丧权,全国引起轩然大波。1880年,清政府拒绝批准该条约,并派出使英法大臣曾纪泽到俄罗斯进行谈判,试图挽回损失。

面对如此不利的局面,曾纪泽不避艰辛,决心完成“破坏四川,挽救逝去的波浪,探索虎口,索取已投入的食物”的使命(《曾惠敏公遗集》卷3)。他分析了情况,认为自从俄罗斯征服土耳其以来,它的财政资源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并与英国和其他国家发生了冲突,不再对中国发动战争。俄罗斯皇帝和他的外部首相都有和平的意图。左宗棠手握重兵,驻扎在西城,可作为后援,所以事情还有可为。经过一番艰苦奋斗,反复辩驳,终于在1881年重新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争回了部分权益和领土。这是曾氏一生中最辉煌的一件事,为他的前身赢得了美好的声誉。

然而,在不久的将来的中法战争和中法谈判中,曾纪泽的良好意图受到了极其痛苦的打击。作为一名走在外交一线的使臣,他有责任和权利向政府表达他对当前形势的想法。曾纪泽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他试图向最高决策者提出建议,希望为国家争取另一条生命线。

本来,经过20多年的洋务运动,中国的国力已经相当气氛,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强大。清政府可以协调全局,精心部署,在领土上与之竞争,在谈判桌上与之竞争。然而,当时的清政府实在太弱了。它既不能审视时间,也不知道大势所趋。它仍然盲目妥协和让步,导致曾纪泽的见解在中法谈判中没有发挥积极作用。谈判的不利结果和来自中国的指示让他懊恼不已。他深深地感到自己的无力和无助。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鬓角已经衰老,所以他不得不跟随命运。这时,陶彭泽悠闲淡远的人生态度自然让他心有戚戚!


为什么曾国藩父子写诗都低头一拜?是谁崇拜的?为什么曾国藩父子写诗都低头一拜?谁崇拜?

,,,,,,

  • 史书上的纪晓岚:身材魁梧粗壮 每天吃肉数十斤
  • 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纪晓岚既是一位文人,当然是一副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不然,记载中的纪氏却是一个身材魁伟的粗壮汉子。...

  • 出身卑微却是康熙最爱的人,其子被雍正虐杀
  • 飞上枝头 魏琳琅在历史上有一个真正的原型。那个人是康熙皇帝的好妃子。历史上的好妃子出生在辛人库。这种身份的人只能在宫里...

  • 顺治皇帝出家了 即使出家,顺治也会是花和尚吗?
  • 在《鹿鼎记》中,金庸说顺治皇帝出家了,康熙皇帝还派韦小宝去伺候。 那么顺治有出家吗? 当然,他没有出家门。 然而,关于他...

  • 荒唐的天王:洪秀全临死前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 1862年,曾国权率领10多万湘军精锐围困天平天国都城天京。经过激烈的战斗,到1863年底,湘军几乎突破了天京外的所有战略要地...

  • 文化学者曹溶的成就有哪些?主要作品有哪些
  • 通过了解曹溶生平简介得知,曹溶生于公元1613年,卒于公元1685年,享年72岁。在介绍曹溶生平简介的书籍中,都提到了曹溶的生...

  • 遏必隆简介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辅政大臣遏制了隆生
  • 遏必隆(?-1673年),牛虎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额也是第十六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与索尼、鳌拜、苏克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