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述的唐太宗的一生,太宗的自我评价作为断论,还是比较中肯的。也就是说,“越多损少,故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晚年,太宗能给自己做出如此中肯的评价,还能昏庸到什么程度?虽然唐太宗晚年不能“完美”,但他没有做任何非常出格的事情,会影响王朝的命运。他也能正确理解自己一生的功过。
唐太宗晚年只有五件大事受到批评。第一,“逐恶直言”,不那么接受直接建议;第二,游猎幸运,贪酒,广纳美女;第三,干涉历史官员,篡改历史书籍,寻求名誉;第四,建造土木工程和宫殿要花很多钱;第五,远征高句丽,劳民伤财。
晚年太宗不善于接受建议的事实确实存在,并记录在两唐书的正史中。据记载,事后,太宗甚至发誓要杀死魏征等人。结果呢?在长孙皇后更高明的“先捧后劝”下,太宗欣然一笑解脱。太宗能接受建议吗?还是不能接受建议?事实上,与太宗之前虚心接受直接建议相比,它确实退步了一点。起点太高,对比度很强。
不可否认的是,太宗贪恋美女,四处游荡。晚年,太宗选择了许多十几岁的小女孩武则天进宫,但说太宗有多奢侈和淫秽,应该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毕竟,武则天被晾干了。至于巡游,普通人下班后要去旅游放松一下。李世民确实玩得多了一点,让人觉得不合适,唐朝当时的要求标准比较高。如果把太宗放在清朝,定期避暑,下江南游猎,那就是功绩,大臣们都在等皇帝来,好拍马屁。只能说太宗生不逢时,生得太早。
[img]365480[/img]
让我们来看看太宗对历史官员的干涉。太宗仍然很无耻,知道如何做错事。如果他想隐藏它,他会找到一个历史官员。不要写这件事。多尴尬啊。我们为什么不改变它呢。然而,与后来的一些朝代相比,这是什么?在“文字狱”的恐吓下,历史官员直接吃、喝、玩,并将其转化为皇帝的无与伦比的成就。与他们相比,唐太宗是一个小巫见大巫。
至于唐太宗对土木工程的大规模建设,这确实有点不合适。这是太宗做错了什么,也是太宗晚年做的最平庸的事情。为了独自享受,太宗在长安和洛阳修建了宫殿,并在丽山顶部修建了翠微宫。它浪费了人们和金钱,消耗了大量资金。后来,太宗自己觉得这些事情有点太多了,所以他为王子李治写了12篇文章,让李治不要模仿自己。
唐太宗远征高句丽,这应该是功绩。在太宗的带领下,唐朝军队占领了高句丽十多座城市,获得了7万多人口,歼灭了高句丽4万多支军队,这绝对是一场大胜。也就是@ 寒冷的冬天来了,没有拿下安市城就撤军了,留下了遗憾。然而,在太宗撤军之前,奖励安城主坚守城市,也让高句丽人看到了大唐的气魄,为高句丽将军未来高质量降唐奠定了基础。这绝对是开疆拓土的无与伦比的功劳,也是唐代可负担范围内的战争,不容批评。
[img]365481[/img]
从唐太宗的一生来看,晚年的太宗确实少了一点英明的神武,似乎贪图快乐,平庸,但也可以面对自己。如果纵向与历史上许多皇帝相比,太宗仍然可以抛弃他们,有些人称唐太宗为“永恒的皇帝”并不过分。
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什么地步? 晚年有哪些批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