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皇帝在北京自杀。有一段时间,世界一片混乱。巨大的明朝变成了一条无头的龙,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君主。
[img]365316[/img]
由于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被大顺军控制,然后下落不明,崇祯皇帝没有继承人。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情况下,谁能建立一个新的皇帝,谁将一举成为新朝的实权人物,甚至间接统治世界。
要实现这样的伟大事业,我们必须有几个条件:首先,我们必须足够快。当皇帝总是匆忙的时候,如果已经有了皇帝,后立的皇帝是不合理的;第二,我们应该有士兵。在乱世中,事实是不可行的,掌握军事权力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重要的,你要有人,继承王位的合适人选——藩王。
然而,当时有这样一个人,他第一次得知崇祯皇帝的死讯,手里还有士兵。更重要的是,他辖区内还有四个藩王,但他并没有认为自己站在里面,而是选择把这个功劳给南京的大佬。他是大明水运总督路振飞。
[img]365317[/img]
淮安市位于首都北京与陪都南京之间,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枢纽,是南北交通的必经之地,也是新闻传播的重要节点。北京3月19日下跌,当月29日淮安有小道消息流传北京失守,但大家还是半信半疑。4月8日,路振飞接到塘报,了解到北京失陷的确切消息。这时,南京的大臣们还不知道这个消息,说路振飞应该是第一时间知道崇祯死讯的南方高官。
当时,路振飞是水运总督和淮安巡抚,手下有数万兵卒。3月初,当他得知北京危急时,路振飞动员村民登上城市巡逻。淮安在他的治理下保持了良好的社会秩序。路振飞的实力如何?从以下事件可以看出,后来江北四镇之一的刘泽清想进入淮安,但被路振飞拒绝了。后来,刘泽清想从淮安过境到扬州,路振飞也拒绝了。后来,刘泽清只能绕道前往扬州。连不讲理的刘泽清都不敢惹,可见路振飞的实力有多强。
@ 看看路振飞所辖淮安最重要的资源——藩王。明末北方糜烂,北方藩王都想逃往南方,他们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南京,淮安是他们唯一的路。到3月,淮安至少有四个藩王,包括周王、鹿王、崇王和福王。其中,鹿王和福王最接近崇祯皇帝的血缘关系。鹿王是崇祯的表弟,而福王的血更进步。他是崇祯皇帝的表弟,也是万历皇帝的孙子。
此时,路振飞手中有士兵和国王,他是第一个知道崇祯皇帝去世的人。如果他想为这项“战斗”的工作而战,恐怕没有人能与之匹敌,但路振飞可以从大局出发,放弃获得这项不朽工作的机会。
据《明季南略》记载,路振飞曾说过这段话:“有人劝某人随去南京扶立。这时,如果某个动作是淮扬不守的,世界就会消失。这项工作是自让的,与南方元勋住在一起,必须在南方达成协议。否则,我会互相争斗,不会因为闯贼而互相残杀。”
由此可见,当时路振飞至少有两个考虑:一是作为淮安巡抚,如果擅自离职,淮扬的地方可能会落入李自成手中;第二,如果他支持的藩王得不到南都重臣的支持,强行支持必然会导致内战。到时候,他会给李自成一个机会。
基于以上两点,路振飞宁愿把这一功劳交给南都的其他元勋。由此可见,路振飞能够从大局出发,具有非常大的大局观。他是当时不可多得的好大臣。如果他不能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恐怕南京很快就会成为李自成的囊中之物。
明末路振飞手里有兵有藩王,为什么不建一个藩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