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公元690-756年)是少伯、汉族、山西太原人。盛唐有名边塞诗人,诗气势磅礴,风格高昂,尤其是把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之为“七绝圣手”。
[img]364926[/img]
王昌龄从小家境贫寒,一生经历坎坷。公元727年进士及第后,他担任学校书郎(整理图书典籍的官员)7年,后来担任河南省泗水县县尉。739年被降级为南(今广东),740年返回北京后,前往江宁(今南京)任江宁丞。747年再次被贬官龙标(今湖南黔阳)为县尉。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59岁的王昌龄在回老家的路上,经亳州,被亳州刺史卢丘晓杀害。为什么鹿丘晓要杀王昌龄?他的刺史只是州县级长官,为什么要杀死王昌龄,王昌龄也是朝廷命官?史书记载很少,留下了千古之谜。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为刺史鹿丘晓所忌而杀”。许多史学家认为“忌而杀”三字,说出了王昌龄的死因。有人猜测王昌龄违反了吕丘晓的“禁忌”。更多的观点和说法是,吕丘晓嫉妒王昌龄的诗才和名气,于是吕丘晓杀死了王昌龄,最终使王昌龄在亳州落下了悲惨的结局。但令人愤慨的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竟死于嫉妒才者之手,实在令人遗憾!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草菅人命的卢丘晓怎么能例外?王昌龄冤死后不久,时任宰相、河南节度使张镐为他报仇。
为什么鹿丘晓要杀王昌龄?张镐为他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