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有一部热播电视剧《芈月传》,剧中有一位鲁莽的秦王,他是秦昭襄王同父异母的弟弟秦武王嬴荡。嬴荡的小妈妈是芈月。
嬴荡人高马大,天生神力,平时也勇敢无情,喜欢和武术战士交朋友,手下三位大将乌获、任鄙、孟贲都是世界著名的大力士。
历史记载,嬴荡带领军队进攻洛阳,周朝天子无法抗拒,只好带领部长出来迎接嬴荡。嬴荡走进周朝太庙,看到了传说中大禹铸造的九鼎。他一个个仔细观察。当他看到象征秦川的“雍州鼎”时,嬴荡问:“有人举过吗?”大家回答:“没人举过!”
嬴荡问身边三个勇士:“你能举起来吗?”乌获和任鄙立即表示不称职。只有孟贲敢试举。这个人声称可以拉两头野牛,但此时他只是离开了地面。
嬴荡笑了,一定要把鼎举得高高的。出乎意料的是,他太努力了,没有站稳脚跟。他的身体歪了,摔倒了,碰巧撞到了他的右脚,造成了粉碎性骨折。当时医术不发达,嬴荡出血不止,当场晕倒。那天晚上他气得要死。
乍一看,这个嬴荡真的有点作品!一国之主,无事可做,在这里冒着生命危险,傻傻地举鼎玩,最后把自己玩死了。
电视剧也是如此。嬴荡成了一个只会展示肌肉的傻瓜。然而,历史并非如此。秦武王并非没有头脑,也不是“不做就不会死”!相反,鼎鼎可能是他政治智慧的表演!而且,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不能不举。原因如下:
让我们先看看他为什么要举起鼎鼎。这和健身房里的铁不一样。春秋时期,有一个成语“赢得中原”,说周朝派使者去楚国。楚王问使者:“你在洛阳的九鼎是什么样子的?有多重?”使者回答说:“这不是你应该问的问题!”
使者是什么意思?九鼎是周王室权力的象征,是天子的圣物。它们象征着九州和世界。这不是诸侯王应该想到的。楚王的重量恰好暴露了他的不臣之心。你想在家里铸造几个吗?@ 周朝使者立即杀了他。
@ 同样,嬴荡派兵与洛阳作战,也不是为了冒着全世界的风险直接摧毁周朝,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力量和肌肉。嬴荡不顾周围人的劝说,不得不试着举起一个鼎,这也是为了向周朝和世界展示秦国的力量。
[img]364588[/img]
如果能举起鼎鼎,也能证明周朝的世界在秦国眼里什么都不是。相反,如果他不举起来,他可能会在周天子面前丢脸。
不幸的是,由于操作失误,他搬起鼎来砸了自己的脚,闹出了国际笑话。
纵观秦武王的一生,也可以用“雄才大略”来形容。秦武王的父亲秦惠文王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在位时重用人才,而他选择秦武王,正是过于重视他的军事才能。秦武王继位后,重新树立了秦人勇武好战的氛围。他决心赢得中原,与首相甘茂建立息壤之盟,发动宜阳之战。他没有赢得宜阳的誓言,也没有接受军队。经过苦战,秦军终于征服了宜阳,为秦国东进中原铺平了道路,打开了秦军东征六国的大门。
[img]364589[/img]
当然,秦武王并不是一个盲目崇尚武力的鲁莽武夫。当他成为王子时,他不喜欢张毅。继位后,他没有杀死张毅来建立威望,而是把他驱逐到魏国。当然,这也充满了诡计。
张仪是魏国的丞相,秦武王利用齐王对张仪的仇恨,煽动齐魏关系恶化,暗中拉拢魏,粉碎了诸国趁火抢秦的图谋。
秦武王的外交策略,玩得很完美,又把自己讨厌的张仪支走了,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为了对付南方的劲敌楚国,秦武王采取了拉拢越国、远近攻的政策,让楚国担心后院起火,没有时间照顾秦国,从而为秦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当时秦武王嬴荡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据说秦武王的战略眼光、外交战略和军事才能都是“明君”级的,堪称秦国的一代英雄。否则,秦国就不可能给“武”这个称赞的死后头衔。
如果这个人不死,最终统一六国的可能不是秦始皇,而是他。然而,他意外死亡,死亡方式太精彩了,最终成为数千年来无数人谈论的笑柄。
为什么秦王嬴荡偏要举鼎,最后被砸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