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午,晋人,中军尉祁黄羊之子。祁黄羊告老归乡后,他接替了父亲的职位。
人物出处
晋平公问祁黄羊:“南阳无令,其准能为之吗?祁黄羊对说:“解狐可。平公说:“解狐非子仇邪?对说:“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说:“善。“遂用之,中国人称之为善良。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国无尉,谁能为之呢?”对曰:“午可。平公说:“午非子之子邪?对说:“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说:“好。再次遂用。中国人称善良。孔子闻之说:“善哉!祁黄羊之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了。
[img]364581[/img]
翻译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苏教版语文四年级第二册第九课《祁黄羊》是根据《左传》改写的。晋悼公作国君时,中军尉祁黄羊要求退休。晋悼公问祁黄羊:“你看谁能代替你?齐黄羊说:“解狐这个人很好,他适合当官。悼公很惊讶,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敌人吗?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着回答:“你问的是谁能代替我,而不是我的敌人。悼公认祁黄羊说得对,就派解狐去。谁知解狐大病在身,不久就去世了。
[img]364582[/img]
哀公又问祁黄羊:“你看现在谁能担任这个职位?”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悼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真的是我儿子,但你问谁能代替我,而不是祁午是不是我儿子。”悼公对祁黄羊的回答非常满意,于是派祁午继任中尉。后来祁午成了公正执法的官员。
听到这两个故事后,孔子称赞道:“太棒了!祁黄羊推荐人才,不关心别人的个人怨恨,也不排斥自己的儿子。这真是无私!”
后来人们用“大公无私”这个成语来形容,完全是为了集体利益,没有任何自私。也可以说,处理事情是完全公开的。
举贤不避亲:祁黄羊之子祁午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