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罗钦顺明朝着著名哲学家的生活经历

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泰和(今江西省泰和县上模乡上模村)。名哲学家,明代“气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弘治六年(1493)进士科探花,官到南京官部尚书,后辞官,隐居乡下专心研究理学。明中期,罗钦顺是一位能与王阳明分庭抗礼的大学者,时称“江右大儒”。《困知记》、《整庵存稿》、《整庵续稿》。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卒于家,年八十三年,赠太子太保,文庄。

罗钦顺弘治五年(1492)乡试第一(解元),次年会试,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该科共举进士298人。

罗钦顺出身仕宦门第,从小聪明尚学,高中探花后,初授翰林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与国子监祭酒张茂倡导求真务实的学风。很快,奉亲归里,因为罗钦顺为人正直,请假养亲时,惹怒了宦官刘瑾,被削职为民。刘瑾被杀后,恢复官职,迁南京太常少卿,再迁南京吏部右侍郎,入吏部左侍郎。世宗即位,嘉靖元年(1522年)命摄尚书事,迁南京官部尚书,省亲乞归。又换了礼部尚书,正好在家里没有去任,又起了礼部尚书,辞职了,又换了官部尚书,又辞职了,朝廷下令敦促。嘉靖六年(1527年),他再次辞职获准。

作为一名官员,罗钦顺严于职守,勤于政事。曾经受到孝宗、武宗的赏识和人民的爱戴,却被权贵张聪、桂萼所憎恨。在政治上培养私党,排斥异己,正直的人得不到任命。罗钦顺总觉得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他想在仕途上有所成就,为国为民多做点事,但朝廷腐败,宦官篡权乱政,权贵为非作恶。罗钦顺耻与同朝当官,便辞职返乡。回家后,他很少与人交往,杜绝门徒,独自生活。自持,不为世累。在家住了20多年,脚不进城,每天早起穿整齐,也就是去学古楼看书,专心研究哲学。有一首诗《学古楼》咏其事。诗说:“屈指今年四十五,一事无成心独苦”。"住在西冈地颇幽。门前屋后多平类。一条溪流去无路,四面青山来入楼。古浪标榜楼名学。今天谁讲古人实学,春秋两季奉起居,时时静坐聊存养。这颗心存久还自灵,中和无物如有形。“平生漫抱区志,途长力薄愁难致。现在放弃材料,悠悠宇宙不是我的事。""妻子哭号付不知道,以之农圃端必学。""而且种山田读书,菜汤满釜浑家乐。诗中表达了他在乡村生活中的情操逸志。

当他早年在北京当官时,他与僧侣交往,相信佛教。经过长期的学习和比较,他终于抛弃了佛教,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理气理论。当时,王守仁的唯心主义“心学”很流行。许多人相信王守仁的“心学”。罗勤以批评的态度写信反驳王守仁。王守仁回答辩护。他们反复写信,互相反驳,直到王守仁去世。

王守仁(1472-1528)和罗钦顺的书信在正德庚辰15年(1520年)【王守仁48岁,罗钦顺55岁】3月4日有以下文献记载:“执事[指罗钦顺]启发我,长可诏()切详到矣。人们爱我,就像执事者一样。守仁所很黑()不知形几刻佩次,却不敢处舍其中。心中的惩罚,姑以听()云者正。不敢有负于你的爱,正思有以报之耳!秋(忠?)还没有要求以卒一会儿,请千万修教。(正德-作者补)3月4日泰和舟次,侍生王守仁顿首。太宰了。罗老先生的成人执事
休息一下。【说明:这篇文章是史臣文笔范元峰的贡献。文献来源于云贵总督陈宏谋的收藏。后来,学习了李锡龄双勾上石的王守仁书信拓片。拓片共五页,清代拓本】


罗钦顺明朝着著名哲学家的生活经历罗钦顺明朝着著名哲学家的生活经历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