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清末皇帝是溥仪,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事实上,在溥仪之前,慈禧太后已经为名存实亡的光绪皇帝配备了皇太子。他叫爱新觉罗·溥仪(音:jùn)。然而,在最后一刻,溥仪被慈禧太后废除了,所以很遗憾错过了末代皇帝,成就了溥仪。那慈禧太后为什么要废除溥仪,选择不到3岁的溥仪继承皇位呢?
[img]363580[/img]
溥仪是满族皇室血统中非常纯洁的贵族。他的祖父是道光皇帝,祖父是易,父亲是易,后来,易继承了易志为子女,38岁的世袭被封为端王。溥仪的母亲是慈禧兄弟的女儿。这样一个纯粹的血统,也是慈禧侄女的孩子,@ 慈禧太后对溥仪非常乐观和喜爱。
这样,高贵血统的溥仪从一开始就注定与其他人不同。当光绪皇帝没有儿子和继任者时,慈禧太后想到了溥仪。在慈禧太后的心中,溥仪接受光绪的班级是公平和光明的,没有异议。
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已被慈禧太后囚禁,溥仪为皇太子,定位为皇储。为了提前适应皇储,尽快独立接手上位,慈禧甚至预定了溥仪登基的时间和年号。1899年,慈禧册立溥为大哥,罢免光绪皇帝,立溥仪为皇储,1900年元旦正式到位,改年号“保庆”。相当于当时溥仪只需要等到第二年元旦才能成为皇帝。
[img]363581[/img]
但事故总是如此措手不及。载毅看到儿子即将成为皇帝,父亲总是想为儿子做点什么,认为中国人应该同意外部,所以他利用义和团队排斥,向各国宣战,并大胆宣言“我想杀死所有的外国人”。
起初,慈禧太后仍然不承认载衣的做法,但载衣每次朝奏都称赞义和团。久而久之,慈禧也相信了。
光绪26年,载毅调兵驻北京。作为一个依靠摧毁外国人和鼓励声望的人,当时载毅几乎拥有军事、政权和外交权,所以人们开始扩张。同年5月,八国联军出现,准备镇压义和团。
[img]363582[/img]
慈禧相信义和团的实力,于是向列强宣战。结果,大败归来。义和团根本打不过八国联军,导致慈禧太后等人在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后逃跑。在这个过程中,慈禧太后认为这都是涟漪的错,所以她如此尴尬地逃到了西安。
@ 慈禧废墟溥仪,溥仪也很遗憾地错过了皇位。
为什么溥没有成为清朝皇帝?跟载奕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