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是清朝权重较高的官职,是地方官员,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有实权。直到清末,全国共设立了直隶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东三省总督九位,其中东三省总督设立时已是光绪末年,时间非常晚。清朝溥仪退位后,总督的官职也被废除。因此,清朝有末代皇帝溥仪,自然有末代总督,有九位末代总督。从今天起,清朝九位末代总督将陆续介绍。他们都是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历史人物。今天首先要介绍的是末代直隶总督张振芳。
[img]363456[/img]
张镇芳出生于同治两年(1863年),河南项城人,祖上本是贫困农民,以耕作为生。后来,经过几代张家人的辛勤工作,他们的家庭状况有所改善,他们有机会通过学习获得名誉。首先出人头地的是张镇芳的祖父张志远,然后是张镇芳的父亲张瑞珍,但他们只是在初级会议上举行。他们被称为“举人”。只有按照规定举人才有资格参加以下会议。他们被称为“贡士”。张的父子在许多考试中都被称为孙山,他们没有资格作为贡士参加最高级别的宫殿考试。宫殿考试被称为“进士”。
张家境富裕,能让子孙安心学习。张家对长子张镇芳非常严格。张镇芳从小聪明,一目了然。邻居们对他赞不绝口。最后,张镇芳不辜负张家人的期望。他在光绪18年(1892年)考上进士,被分配到北京户部担任中央官员。从那以后,张家就像个城市,非常热闹。
[img]363457[/img]
虽然张振芳已经入朝为官,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八年后,他仍然是一名六级官员。在他蓬勃发展之前,八国联军来了。和其他中央官员一样,他很快在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之前的前夕逃跑了,但他没有逃回家乡,而是赶上了西逃的慈禧太后,成为西逃的官员之一。《辛丑条约》签订后,张镇芳在回京的路上与慈禧太后见到了带他飞黄腾达的袁世凯。这时,袁世凯已经是二品山东巡抚了。
从亲戚关系来看,张镇芳是袁世凯的兄弟姐妹,袁世凯决定寻找机会提拔张镇芳,以培养政治资本。光绪27年(1901年)李鸿章去世后,袁世凯取代李鸿章成为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从那时起,张振芳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他被提升为银元局办公室、直隶差委办公室、长芦盐运输等重要职位,其中大部分与财政有关。在当地官员张镇芳任职期间,一直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清廷工作。不得不说,张镇芳是个天才,他在当地当了几年官,帮助清廷增加了几百万两白银的国库收入。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袁世凯被清廷提升为军机大臣和外务部尚书,张振芳在袁世凯的支持和推荐下,凭借与袁世凯的亲属关系晋升为直隶总督,张振芳成为清朝最后一位直隶总督。
[img]363458[/img]
张振芳不仅治理了优秀的地方政治成就,而且与家乡的发展密切相关。当他晋升为直隶总督时,他投资了6.2万银,在项城建立了“百冢铺师范学校”。这是河南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学校,为河南的教育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外,张振芳关心家乡的父母和老人。只要项城或周边县有自然和人为灾害,他就会捐款给当地人民,让他们度过难关。
清末忠于清廷的好官不多,即便如此,也救不了统治岌岌可危的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的枪声响起后,清朝灭亡成定局。第二年,清朝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灭亡。然而,作为清朝最后一任直隶总督,张振芳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袁世凯的支持下,他担任民国政府高级官员。
[img]363459[/img]
张振芳骨子里一直支持帝制,反对清帝退位。因此,他在1915年和1917年全力支持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虽然他为复辟皇帝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从此,张振芳弃政从商,投身商界。
直到1933年,张镇芳在天津病逝,终年70岁。
张镇芳是清朝最后一位直隶总督。
谁是张镇芳?清朝最后一位直隶总督,清灭后主要复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