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明末锦州卫人 明朝铁血忠臣周遇吉简介

明末锦州卫人周遇吉(1600-1644年)。又按周氏家谱称其原籍为今江苏遂宁县风虎山,原名时纯。勇武善射,加入行军后,在与后金的战斗中极其勇敢,逐渐从普通士卒晋升为明军的京营游击。兵部侍郎于谦改革兵制招募的一支军队全部驻扎在北京,又称京营,以扭转卫所士兵战斗力下降。明末,许多京营将军都是通过家庭背景和裙带关系获得职位的官员。他们鄙视出身下层的忠诚鲁直的周遇吉。周遇吉曾对他们说:“你们都是家庭背景好的花花公子。恐怕将来很难在战场上战斗。为什么你不努力练习,为国家服务,为朝廷的薪水感到羞耻?”

人物生平

崇祯九年(1636年),满兵进攻北京。周遇吉从尚书张凤翼数血战,连进二秩,为前锋营副将。明年冬天,从孙应元等河南讨贼,战光山,固始,都是大捷。十一年班师,进秩受赖。明年秋天,复出讨贼,破胡可以受到淅川的影响,降其全部。杨嗣昌出师襄阳,周遇吉从中官刘元斌到会。会张献忠将至房县,扬嗣昌策其必窥渡云滩,遣周遇吉守槐树关,张一龙屯光化,贼不敢犯。十二月,献忠败于兴安,将走竹山、竹溪、周遇吉复以杨嗣昌命令至石花街、草店扼其关键,贼自然尽入蜀。周遇吉乃从元斌驻荆门,专门护送献陵。明年与孙应元等大破罗汝才在丰邑坪。明年与黄得功追破贼凤阳。已而旋师,败他贼李青山于寿张,追到东平,歼灭几尽,青山遂降。多次加王子少保,左都督。

1642年11月,明朝抗清名将周遇吉在杨柳青与清军大战三天三夜。当时,7万多名清兵从山东掠夺了大量物资和青年人口,通过杨柳青北返回海关。整个山东和河北省的明军要么望风而逃,要么撤军让路。当时,由杨柳青调到山西担任总兵的周遇吉已经带兵开拔,但他听说清兵要过境杨柳青,于是带领骑兵返回杨柳青,利用地形痛击清军。清军伤亡数千人,创造了明清交战史上罕见的明军以少胜多的战例。后来,周遇吉在山西也取得了许多成就。古典昆曲剧《宁武关》和京剧《宁武关》展示了周遇吉的军事生活。其中,周遇吉在杨柳青大败清军的辉煌成就多次被提及。

崇祯十五年(1642年)冬季,周遇吉接任山西总兵官,赴任后,淘汰老弱残兵,修缮兵器,加强训练,积级备战。此后,明军在与农民军的几次关键战役中屡遭惨败,主力丧失,对农民军失去了主动权。第二年冬天,李自成占领陕西,准备带领山西进攻北京。周遇吉和山西巡抚蔡茂德分别安排了河防,并向北京师傅求助。然而,当时北京没有兵可调,只是象征性地派副将熊通带领2000名士卒帮忙。周遇吉留下熊通防守黄河后,赶赴代州为北京建立防线。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平阳守将陈尚智投降李自成,劝他投降熊通,并让他游说周遇吉归降。看到熊通后,周遇吉怒斥道:“我受国家的厚恩,怎么能跟着你叛逆呢?!你统兵2000,不杀贼,为什么要当说客?!周遇吉怒斩熊通,将首级送往北京,以显示自己效忠明朝的决心。

2月7日,太原沦陷,原山西巡抚蔡茂德自杀。在太原休息八天后,李自成攻占忻州,然后急攻代州。在代州坚守了几天后,周遇吉帮助了所有的食物,带领军队突破,撤退保宁武关。

宁武关位于山西中部。据说它是由凤凰改变的,所以它被称为“凤凰城”。宁武是太原北上大同的主要交通道路。明朝景泰时期,它建在关城。它已成为山西三关之一,与偏关和雁门关一起防御鞑靼骑兵。它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无论周遇吉如何备战,以山西孤旅都无法与李自成数十万大军抗衡,代州的失守只是时间问题。宁武关地势险要,农民军志在必得,这场战役相当惨烈。农民军在明军火炮上猛烈轰击,伤亡严重。他们希望迫使周遇吉投降“五天不降的人屠杀城市”的宣传攻势。当明军火药即将耗尽时,一些将军也劝说周遇吉不要盲目改变策略,而是被“一军忠诚”的周遇吉拒绝。于是在城里设伏,出弱卒诱敌入城,急下闸杀数千人。

由于周遇吉的顽强抵抗,李自成曾准备放弃攻打宁武关,但他的将军们一再坚持,农民军再次攻打宁武关。在火炮的轰击下,关城不断倒塌,农民军冲锋的前队死亡,后队立即跟进取代,最终突破宁武关。农民军进入关城后,周继续指挥巷战,立即从战争中摔下来,然后徒步战斗。在被农民军抓住后,他仍然责骂他不想屈服。农民军将周挂在高杆上射死,然后肢解了尸体。周遇吉的妻子刘氏一直很勇敢,带领几十名妇女拒绝公庭,登上屋顶向农民军放箭,全部被农民军烧死。

城破后,农民军“遂屠宁武,婴幼儿不遗”,百姓被杀。

历史评价

在甲申国变之年,当明军即将崩溃,望风而降时,周遇吉的独立行为在当时和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李自成一度准备撤回陕西。农民军进北京后,士兵们还在说:“如果每个镇的将军都像周总兵一样,我们怎么能到达这里?洪光帝(福王)在南京即位后,周遇吉被追封为太保,死后忠武,祭祀景忠祠。明末清初的一些历史作品也极力渲染宁武关之战,有许多相互矛盾、难以找到历史原貌的描述。事实上,宁武关之战的持续时间、强度和记录都是次要的。这些不必要的争论根本不影响周遇吉本人“舍身取义”的价值。
长期以来,周遇吉一直受到宁武的广泛尊重,民间戏曲有《宁武关》,县内有周遇吉祠和忠武庙。

周遇吉墓

周遇吉死后,被草草埋在东门外恢复河流的滨水中。直到清朝顺治时期,墓地和树碑才被重建。清朝墓地因防汛需要搬到今宁武火车站外的高地。20世纪30年代修建同蒲铁路时,搬到了城北华盖山山脚下。墓前有四通碑,三是清朝建立的,一是建国后建立的。清碑上的文字斑驳不清,“忠”“义”字隐约可见。

[img]363345[/img]

宁武县有三处与周遇吉有关的墓地遗址,一处位于人民街西口县粮食局院内,即周遇吉的妻子和家人的殉难。第二个位于城东大河堡村外。原来是周遇吉自己的墓地,后来被河水冲走了。第三个位于东郊火车站北侧,从周遇吉原墓地迁来。这里的遗迹仍然存在。


明末锦州卫人 明朝铁血忠臣周遇吉简介明末锦州卫人 明朝铁血忠臣周遇吉简介

,,,,,,

  • 李康妃殴打妃子,虐待王子做坏事,但她活了80多岁
  • 明光宗朱常洛宠妃李康妃,明溪宗朱由校养母。她生了很多次孩子,最后只有一个女儿(乐安公主)活了下来,其他孩子都死了。 李从...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明英宗朱祁镇的老婆为何瞎了眼睛废了一双腿?
  • 如果说明英宗在政治上面是个无能的昏君的话,那么在生活中的话,明英宗一定是个好男人的典范。钱皇后算起来也是明英宗的原配...

  • 什么是春凳?主要做什么?
  • 一代伟人曾经说过:“如果你不读《红楼梦》,你就不会了解封建社会。《红楼梦》不仅应该被视为小说,也应该被视为历史。他写...

  • 陈子龙为何被称为明末文坛殿军?他思想有何特点
  • 有关明末著名文学家、大诗人陈子龙的简介,常见于《明史列传》等历史典籍中。据陈子龙简介描述,生于公元1608年的陈子龙是南...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