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死去的战俘,戴着木链,被绳子绑着,在山谷的羊肠小径上缓缓向前移动。11岁的绍阿王子孟尼利克也参与其中。有时他用胆怯的眼神偷偷地看着凶猛的护送官兵,有时他被山谷里野兽肆无忌惮地吞下人肉吓坏了。一张幼稚的小脸被痛苦扭曲,不停地痉挛。
[img]363115[/img]
经过几天的野兽生活,战俘队终于到达了马格达拉。其他成年战俘要么被用作奴隶,要么下落不明。小孟尼利克在没有成年的情况下成为了西奥多手中的人质。西奥多警告绍阿的盖拉族人,他们将叛乱判处孟尼利克王子死刑。小孟尼利克在马格达拉失去了自由,过着非常痛苦的生活。
1862年,西奥多皇帝将首都从冈达尔南迁往马格达拉巩固统治。自从孟尼利克成为人质以来,西奥多用武力平定了诸侯国。“王侯纠纷”局面结束,古埃塞俄比亚重新统一,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面。与此同时,西奥多还发展了军火工业,聘请了德国人担任技术顾问...埃塞俄比亚开始逐渐变得富有和强大。都城马格达拉出现了商人云集、市场繁荣、社会秩序稳定、各国人民往来的景象。孟尼利克在马格达拉从一个年轻人成长为一个强壮的年轻人。他亲眼目睹了西奥多皇帝的“杀父之仇”,使一个落后的国家最初呈现出和平繁荣的迹象。他的心情非常复杂。有一天,沃洛省盖拉族女首领沃洛特夫人与孟尼利克父亲有着莫逆之交,偷偷派人去马格达拉看望他,与他进行了秘密对话。
1865年初,西奥多皇帝在埃塞俄比亚实施“同教”政策,排斥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梦想建立一个神人合一的基督教非洲帝国,开始积极扩大军队,恐吓埃及苏丹。为扩军备战,西奥多开始在国内追加苛捐杂税,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一些前诸侯国的领导人,包括沃洛特夫人,也抓住机会把相当多的农民拉到自己一边,想借马拉科特王子的影响呼吁盖拉人联合沃洛特夫人,认为时间成熟,立即派人秘密潜入马格达拉,帮助孟尼利克逃离马格达拉,回到孟尼利克的出生地绍阿省安哥拉。同年中期,孟尼利克宣布继承父亲的王位,称自己为孟尼利克二世,并作为诸侯国王走上政治舞台。当时他才21岁。
孟尼利克二世视英法为埃塞俄比亚的侵略者,尤其是英国,在海外殖民扩张中染指非洲之角较早。在苏丹爆发的马赫迪起义暂时带走了英国的注意力之后,意大利的侵略势力开始悄悄地填补这一真空。孟尼利克对此毫无准备,他怀着善意去理解意大利的意图。1885年,意大从红海峡登上埃塞俄比亚,迅速占领了北部的厄立特里亚,使埃塞俄比亚与红海隔绝...
[img]363116[/img]
在厄立特里亚站稳脚跟后,意大利政府露出了凶猛的面孔,要求孟尼利克二世就意大利和埃尔兰的关系签署条约。孟尼利克二世对意大利抱有幻想,同意了。就在他登上王位后40天到1889年5月2日,埃尔兰和意大利签署了《乌西阿里条约》。该条约是一项不平等条约,其中第17条原文如下:
“在与其他列强或政府发生的一切谈判中,埃塞俄比亚万王陛下可以利用意大利国王陛下的政府。”
的确,孟尼利克二世“以夷治夷”的想法大错特错。法国暂时无法干预埃塞俄比亚,英国政府自然希望真空,宁愿让意大利填补,也不愿让法国填补,强大的法国填补真空,英国政府在未来需要,想赶走法国人并不容易,赶走意大利相对容易。@ 目前,英国政府对意大利的做法视而不见。
其他欧洲列强都有自己的殖民地利益,他们不会为一个被羞辱的埃塞俄比亚“伸张正义”,@ 孟尼利克二世希望列强主持公道的幻想破灭了。
[img]363117[/img]
1892年4月,失望和愤怒折磨着孟尼利克二世,他看到了“善良上帝的朋友”意大利。他愤怒地再次写了一本关于欧洲列强的书。他在信中说,埃塞俄比亚维护民族独立的决心:“如果远处的列强来分裂非洲,我永远不会袖手旁观……”
孟尼利克二世为了报复意大利政府,下令中断埃及与厄立特里亚边界划分的谈判。作为首席谈判代表,意大利驻厄立特里亚总督对孟尼利克二世的举动感到惊讶。在他的想象中,土皇帝会像以前一样用乞求的语气与意大利当局讨论这个问题。出乎意料的是,他拒绝了边界谈判,这使得意大利试图在厄立特里亚获利。因此,他愤怒地向中国报告了此事。
1893年初,在各邦诸侯的支持下,盂尼利克二世决定对拒绝满足埃塞俄比亚要求的意大利政府进行第二次报复。他庄严地宣布,《乌西阿里条约》将于1894年5月2日废除。
在危及民族生存的关键时刻,一些封建诸侯也放弃了旧仇,一致支持孟尼利克二世抵抗外敌。
孟尼利克二世的故事:他是如何从人质到万人之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