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真的很难混。如果你想混得好,你应该手里有士兵,心里有恶毒。皇帝最好不要听,老板最好违背规定。民军贼寇最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尽力杀人。如果没有贼寇,当将军就没用了。左良玉就是这样,贺人龙也是这样。毕竟,像孙传庭曹文诏卢象生这样的人是少数,他们大多是混工资的人。
[img]363078[/img]
这个贺人龙,也是真的不是东西,是吃谁的饭,砸谁的锅的楷模,属于败类中的佼佼者。
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争,毁友军不断的光荣传统在他手中发扬光大,几次临阵逃亡,创造了无数亲人痛苦、敌人快的光辉战绩。贺人龙心里明白崇祯太尖锐了。现在他能忍受像我们这样的人,就是让我们为他努力工作,保护他的国家。江山恢复后,何人龙失去了头脑。他做了太多的坏事。虽然他可以打仗,但他是太平时期第一个拿出来作为负面典型的!一定要让大明江山说灭亡不灭亡,说恢复也不恢复,就这样奄奄一息。
抱着这个想法,何人龙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他警告下属学会什么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敌强我弱的时候,做一个正常的败类,就是放弃友军,自己逃命。敌弱我强的时候,还是可以置友军不顾,放虎归山,有的鹤立鸡群,搞笑。在搞笑的背后,何人龙的危险意图显而易见。他做得太多了。左良玉和他一样过分,但没有他那么过分。左良玉至少可以假装把张献忠打得屁滚尿流,直到有一丝血为止。
[img]363079[/img]
张献忠之能突破重围,杀入四川,从此失控,应该说他帮了不少忙。虽然这些成就足以让贺人龙鄙视一般的败类,但他并不满意。相反,他很谦虚,他为继续追求卓越付出了更大的努力。平时驻军的时候,他并不闲着,一直坚持不断骚扰地方,奸淫掠夺,无恶不作。他经常先伤害普通人,然后带着别人的头去欣赏。一点都不浪费。反复上演官逼民反的经典故事,非常出众,属于败类中的战斗机。对这样的一号人物,你会怀疑他到底是朝廷人,还是义军进入我们政府的细作。不管他主观上是否与反政府武装勾结,他客观上的所作所为绝对是有效的。所以,崇祯虽然没有抓住具体的真实证据,但一直怀疑他是私通流寇,但崇祯怀疑也是有道理的。贺人龙有必要私通吗?他是正规军人,有固定的工资,没必要和流寇打得火热。
何人龙如此胡作非为,皇帝仍然假装困惑,不追究。说实话,我真的不在乎。关外正在与皇太极作战,关内和农民起义军被杀。如果政府里有一个大叛徒,那就太多了。所以,只要你不和我撕脸皮,我就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着你,秋天以后再说。
[img]363080[/img]
贺人龙这个名字很霸气,人龙,人中之龙啊!他看到朝廷拿不到他,就不理他,连自己领导的军队都改姓“贺”。是的,他领导的军队叫“何家军”,而且很有名。如果他以前的做法只是自杀于友军和人民,那么他现在的做法就等于自杀于中央,而且在中央还没有山穷水尽,他有办法。与几百年前的岳家军相比,贺人龙的贺家军,
是小巫见大巫,崇祯还是有办法让贺人龙从此消失在地球上,于是派来了另一个收贺人龙皮的狠人,孙传庭。
要说孙传庭和贺人龙,那是两个极端,一个长得白净温柔,一个长得大胡子,满脸横肉。孙传庭心里不喜欢贺人龙,但贺人龙却不知道。他以为来的孙督师很好说话,就大摇大摆地拍了拍孙督师的肩膀,说以后的江山要靠我们来打,孙督师冷笑一过,满嘴敷衍。拥有私人武装一直是崇祯的禁忌,这是所有臣民不可触及的底线。即使贺人龙不想当皇帝,他下面的人也不会答应。以前有一个性格武功比他强十倍的人,好像姓“岳”,也有这样的私人武装,名气极大。可以说是旷古硕今,特别是皇帝不喜欢,后来被皇帝改变了法律。所以,更何况你是个小贺人龙。孙传庭刚上位,需要兵权和钱粮,贺人龙是现成的礼包,不杀他,怎么一下子变胖了?
皇帝决定不等,孙传庭也不等。收拾他的方法也很老套,就是请他吃饭。
常说“宴无好席,宴无好宴”,这实际上是对中国几千年来餐饮文化的高度凝聚和总结。尤其是在群雄逐鹿的乱世,吃别人的饭,大概是要冒着杀头的风险。项羽请刘邦吃饭。如果刘邦没有提前做好功课,他应该回不去了。刘备请刘璋吃饭,他什么想法都不好说,反正下面的人都没安什么好心,刘璋差点挂在那里。这两个人终于回去了。当然,也有运气不太好的。比如秦昭襄王请楚顷襄王吃饭,楚顷襄王一去就不能回来了。吕后请韩信吃饭,韩信一去,一代将星也从此陨落。但是别人的饭,大部分都没那么好吃。
新督师来了,码头还是要拜一拜。何人龙这一去,也踏上了一条不归路。孙传庭当场宣读圣旨,历数贺人龙的各种罪状,然后将贺人龙和他率领的亲兵一起“咔嗒”。哎!说晚餐有风险,参与一定要谨慎!随后,孙传庭又宣布了一条纪律,说从此没有“X家军”这样的提法,以后不管谁的军队,都叫大明军队。孙传庭以杀死贺人龙为契机,立威于地,然后迅速统一人权和事权,为自己今后的命令禁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贺人龙是谁 他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