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博洛(1613-1652年),清朝将领、宗室,清初三王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饶玉君王阿巴泰的第三个儿子。天聪九年(1635年),随多多进入宁远、锦州。清崇德元年(1636年),封山贝子。顺治元年(1644年),随豫亲王多多南下,破李成为潼关,攻下西安。
顺治三年(1646年),博洛任命南大将军,迅速平定全浙江,随后由浙江衢州、江西广信(今上饶)两路分兵进入福建。博洛遣护军领导阿济格、尼堪、杜尔德等,率兵追击,直抵汀州城下,隆武政权死亡。随后,抚定兴化(今福建省莆田市)、漳州、泉州三府。梅勒章京赵布泰等袭克福州。到11月,博洛所部清军在福建破南明军20余阵,福建平定。顺治六年(1649年),封端重亲王。博洛病逝于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死后以依附多尔根等罪追捕王爵。
人物生平
太宗时期
天聪九年(明崇祯八年,1635年),博洛跟随皇太极攻打明军,立功立功。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博洛根据战功被封为固山贝子。崇德两年(明崇祯十年,1637年),皇太极授予博洛议政职务。
崇德三年(明朝崇祯十一年,1638年),皇太极授博洛为理藩院承政。跟着攻打宁远,走向中后院。明朝将军祖大寿偷袭清军后,巴牙喇叭章京哈宁阿等与明军相持。博洛突然奋勇追击,祖大寿带领军队撤退。崇德五年(明朝崇祯十三年,1640年),跟随济尔哈朗迎来归蒙古苏班岱,击败明军,被赐良马。然后轮流和国王围攻锦州。
崇德六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崇祯皇帝派洪承类以13万人救援锦州祖大寿,博洛与阿济格一起攻击援军,追赶塔山,获得笔架山军粮;与罗洛浑一起伏击阿尔斋堡,击败明将王朴和吴三桂。
率军入关
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博洛跟随八旗大军入关,打破李自成的军队,因功进封贝勒。跟随多铎到河南作战,在潼关作战,在西安作战。与多铎分兵后,连续征服常州、苏州、杭州。
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明鹿王朱常济从杭州降落,淮王朱常清也从绍兴降落。后来,他征服了嘉兴,偏袒了吴江,大破明将军攻下了江阴,并获得了200元的奖励、5000元的银和鞍马。
南征浙闽
博洛被命为征南大将军,率师驻杭州三年顺治(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同固山额真图赖领兵南下,攻打浙江、福建。博洛带领满洲八旗兵抵达南京后,原平南将军贝勒克德浑解释了东南军事事务,并带领总部兵马返回北京休息。博洛在江南调动了一批明朝降兵降将,积极准备进军。5月15日,博洛统率的军队通过苏州抵达杭州。
今年夏天,浙江久旱不雨,钱塘江水干流细。清军看到有人在河里洗澡,水深不过马腹。因此,5月25日,分兵两路,一路由主力马步兵组成,从杭州六河塔、阜阳、严州一线涉水过河大举进攻;另一条路由水手组成,从乌龟门沿海进入。29日,东西相遇,全线进攻。5月29日晚,鲁监国在张名振等护卫下离开绍兴,经台州乘船逃往海上。第二天早上,博洛过钱塘江,亲自指挥追击。六月初一,清军占领绍兴。清代大学士洪承类是郑芝龙的同乡。在他承诺给三省王爵的诱惑下,郑芝龙不顾反对,决定带着其他几个儿子北上向清朝投降。出乎意料的是,博洛背约不仅将郑芝龙和诸子带到燕京,还出兵攻打郑家故乡闽南安。
博洛率领大军返回北京四年(南明永历元年,1647年),被晋封为端重郡王。
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博洛被授予金币和人口。与阿济格一起,防止喀尔喀,巡游至大同,讨伐叛将姜镶。
顺治六年(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第一个月,博洛共同帮助代州,征服其城郭。镇压山西姜镶叛乱。
晚年病逝
顺治七年(南明四年,1650年),博洛和满达海、尼堪一起工作了六件事。后来多尔根派尚书阿哈尼堪去迎接朝鲜的弟弟。阿哈尼堪扮演尼堪和博洛,让张京恩国泰代替自己。事件发生后,他们隐瞒了阿哈尼堪,并被降职为郡王。世祖亲政后,他们恢复了头衔。博洛再次被任命负责户部。
顺治九年(1652年)三月去世,朝廷将死后的头衔命名为“固定”。博洛子齐克新攻爵为端重亲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博洛分多尔根遗产和家庭时尚书谭泰试图私揽权,博洛无法阻止两件事,夺去博洛爵位和死后头衔,齐克新也被降为贝勒。
清初理政三王之一 爱新觉罗的清朝将领·博洛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