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晋国名将先云[免入狄师]力战而亡是莽撞还是另有隐情?

前627年,狄人入侵晋国,晋襄率兵在箕地设伏,击败狄军,想俘虏狄军首领。虽然这场战争很激烈,但晋国可以算是一场稳定的胜利。没想到晋国的中国元帅先云不穿盔甲开车冲进敌人,战斗而死。战后,狄人把先云的首级送回晋国,面色依然栩栩如生。先云死的一般行为是什么?事情要从同年的另一场战争开始。

一是独闯狄师

春秋时期,晋国西面是秦国,秦国君主秦穆公早就有图谋中原之意,但却被晋国挡住了东进之路。晋文公在世时,由于晋国实力雄厚,秦穆公选择跟随晋国的霸权。前630年,秦晋共同出兵攻打郑国。后来,他们因为郑国烛的武功,游说秦穆公“阙秦以利晋”。秦国随后退兵,留下枸杞、庞孙、杨孙帮助郑国守城。三年后,即前627年,晋文公去世不久,晋襄公刚刚到位,晋国霸权松动。秦穆公认为东进的时机来了,此时在郑守城的祁子派人密报秦穆公,郑人让他掌握北门的城防。如果他此时派军队偷袭,他一定能一举攻下郑国都城。秦穆公心动,派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将带领军队远袭郑都。出乎意料的是,郑人弦假装奖励特使,秦军认为郑国有防备,于是改变了计划,摧毁了晋国旁边的国滑国,准备返回秦国。

[img]362317[/img]

弦高智退秦师

秦国这次千里远袭郑国,需要借道晋国,事情自然隐瞒不了晋人。而且晋国此时正处于国丧期间,但秦国并没有事先通知。显然,晋文公死后,秦穆公已经不再关注晋国的盟友了。晋国上下讨论秦用兵是否。栾枝认为晋国还没有报答秦穆公扶立晋文公的恩德,服丧期间攻打秦军会对不起先君文公。而且先云认为“秦不哀吾哀而伐吾同姓(指滑国),秦则无礼”,力主出兵给秦国点看颜色。最后,晋襄公亲自带领军队将丧服染成黑色,依先之谋,伏击萧山谷。结果秦军几乎没有生存,孟、西、白三将被生擒,晋军大获全胜。这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萧之战。

秦军在萧之战中惨败

晋襄公的生母怀嬴是秦穆公的女儿,自然不想看到秦晋交恶,劝晋襄公把孟西白三人放回来,由秦穆公处理。襄公也不想对秦太绝情,于是将三人释放回国。听到这件事,第一个听到了,便质问晋襄公。先云知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孟、西、白三人是秦国名将,杀之如断秦之臂,放虎归山则后患无穷。绝望中,先云忘记了君臣之礼,怒斥晋襄公:“前军士兵在俘虏敌人主教练之前,在战场上拼命杀敌。然而,女人的巧言轻易把他们放回秦国,像这样毁了自己的成就,却增加了敌人的士气。晋国的灭亡指日可待。(武夫力而拘诸原,妇女暂而免诸国。堕军实际上长寇仇,亡无日。)说完不回头,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就走了。晋襄公突然意识到,赶紧派人去追,却晚了一步,三人已经渡河回国了。

首先,他愤怒地谴责晋襄公

事后先,他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和无礼。尽管首先是长辈,但晋襄公毕竟是晋国国君。“礼莫大于敬”,先怒斥国君,“不顾而唾”的行为显然是对国君的不敬。然而,晋襄公还是比较开明的,知道先云忠于国家,并不在乎。当时的忠诚是臣子立身之本,而他却连最基本的君臣之礼都无所顾忌,又有什么面目留在朝堂之上呢?最后,同年秋天,晋国组织对狄箕之战时,首先决定以死谢罪。他的对手说:“匹夫勇于君而无讨,敢不敢自讨乎?“这意味着我对国君不礼貌。虽然国君没有受到惩罚,但我能不自己受到惩罚吗?”于是在战斗中“免予入狄师,死亡”。

在整个先秦时期,能让佩服的将领屈指可数,而先云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勇敢、足智多谋,而且具有浓厚的先秦古风。在他最辉煌的时刻,先云选择以如此激烈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愧疚,充分体现了先秦时期“士”的道德。明代小说家余邵鱼非常欣赏先云的诚实和忠诚。他在《列国志传》中称赞先云:“萧山俘虏孟明,城濮摧毁荆羯。虽然被困狄兵围,威风依然猛烈。哀哉救不了,舍生尽臣节。千古仰高风,英名常赫赫。”

晋国名将先云


晋国名将先云[免入狄师]力战而亡是莽撞还是另有隐情?晋国名将先云[免入狄师]力战而亡是莽撞还是另有隐情?

,,,,,

  • 晋文公在哪场战役时称霸?之前都经历了那些磨难
  • 春秋时期的诸侯王大多都与周王室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也不例外,据《左传》记载,晋文公本名姬重耳,是晋...

  • 赵衰和赵夙是何种关系?赵衰对晋国有何贡献
  • 赵衰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辅佐晋文公成为一方的霸主,是当时五大贤士之一。赵衰在晋文公还是公子重耳时,便一直跟随在他...

  • 晋献公曾是一代英明霸主 为何晚年时如此昏庸?
  • 一点号趣味微历史2016.8.6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大国,自晋献公以来,一直有诸侯霸主出现,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城濮之战中大败楚...

  • 西晋名将王濬与王浑 攻打东吴时在三山矶结怨
  • 刘禹锡有诗云:“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其实,当年同时挥军东吴的王浑原本更有...

  • 音乐家师旷:为了杜绝干扰学习音律,不惜熏瞎眼睛
  • 师旷(公元前572-532年),字野,又称晋野。春秋时期,晋国羊舌食邑(今山西省洪洞县曲亭镇师村)人民生活在春秋末年的晋悼公、...

  • 晋献公是一个怎样的君主?该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 晋文公,姬姓,名重耳。初为公子,谦而好学,善交贤能智士。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