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5000年的中国文明史,有500多位著名的皇帝。如果选出最传奇的皇帝,第一个不是明太祖朱元璋。一个来自贫困家庭的穷男孩,从小父母双亡。为了吃饱饭,朱元璋当了和尚,想吃饭。后来,他参加了起义军。凭借知人善任的能力,他终于统一了江山,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img]362149[/img]
朱元璋成为皇帝后,他效仿前代皇帝,开始寻找风水宝地,为自己修建陵墓。最后,朱元璋看上了南京东郊的紫金山。据《明史》记载,明孝陵从洪武14年(1381年)开始修建,直到洪武31年朱元璋去世,前后修建了17年。但根据民间传说,明孝陵只埋马皇后,朱元璋的尸骨不在明孝陵的地宫里。
这首儿歌在南京流传:老人怕老太太,年轻人买手表给女生穿,十三个城门从棺材里出来。第三首儿歌唱的是朱元璋下葬时的故事。据说朱元璋临死前,下令给孙子建文帝,说死后要安排十三个埋葬队,同时从南京十三个城门出发,这样就没人知道他真的埋在哪里了。
[img]362150[/img]
当然,疑冢的说法只是民间传说,正史上没有疑冢的说法。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的地宫位于紫金山一座名为独龙阜的圆形山包下。根据考古学家的分析,朱元璋是一位将死后比生前更重要的皇帝。从明孝陵的宏大规模可以看出,埋在独龙阜下的地宫一定也很大。
由于历史书失载,缺乏必要的工程档案,以及朱元璋葬在南京朝天宫或北京万岁山的历史记载和传说,以及葬礼期间13个城门的葬礼,@ 几百年来,明孝陵的地下玄宫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谜。
考古学家说,由于科技手段和法律的规定,明孝陵暂时无法探索,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然而,这并没有打败考古学家,他们仍然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探索明孝陵的宫殿状况和结构。
明朝,皇帝生前住的地方叫宫殿,死后长眠的地方叫陵宫,也叫神宫。按照明朝的丧葬制度,皇帝死后要在陵墓设立宫殿监狱,负责皇帝陵墓的管理。神宫监通常位于神宫旁,即靠近地下的陵墓地宫。考古队要找到朱元璋地宫的位置,找到神宫监的具体位置是非常重要的。考古队在连续几年对明孝陵的钻探研究中,发现了一处神宫监的遗址。
[img]362151[/img]
1999年,考古队在明孝陵金水桥东侧钻探时,发现了一口砖井,在井周围发现了砖结构和石构件遗址,表面暴露着大柱基。研究人员通过对比确定的孝陵其他地方的砖石,确定该地方的遗迹与孝陵属于同一时期的建筑。由于该遗迹是当时唯一发现的靠近神宫的建筑,文物工作者猜测该建筑很可能是神宫监狱的所在地。
由于神宫监的位置已经确定,地下玄宫也应该在附近。因此,考古队立即找到了地震工程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采用了无破坏性的精密磁测技术,并配合地面调查研究,终于揭开了一个隐藏了600多年的谜——找出了明孝陵地下玄宫的位置,确认朱元璋埋在独龙阜下几十米处,地下宫殿保存完好,排除了过去流传的地下宫殿被盗。
在朱元璋陵墓旁边发现了一口井,却找到了地宫的出口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