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僧辩是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祁县)人。著名的南朝梁将军。他出身于乌丸(中国古代民族)王氏家族,起初在北魏工作。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公元519年),他跟随父亲王神念从北魏到南朝,王僧辩称自己是梁国湘东王的左常侍。后来,随着湘东王萧艺的职位变动,王僧辩先后担任湘东王府参军、中兵参军、王府司马等职务,并取代刘仲礼为陵太守,号称雄信将军。
梁武帝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东魏降将侯景与梁国宗室萧正德勾结,举兵反叛,进攻梁国都城建康(今南京)。湘东王派王僧辩带领舟师1万人,并将军粮物资带到建康救援。建康城发现京城已落,梁武帝已死亡。王僧辩、刘仲礼兄弟、赵伯超等将领先向侯景屈膝投降,然后入朝。侯景收编了王僧辩等将领的军队和物资,并奖励了王僧辩等将领。不久之后,侯景派王僧辩回到陵墓,但王僧辩等人来到江陵(今江陵县),见到湘东王,湘东王封王僧辩为领军将军。
太清三年(公元549年)4月,有人向湘东王萧绎传播假期消息,称湘州刺史河东王萧誉与雍州刺史岳阳王肖肖合谋叛乱,即将进攻江陵。当时驻军在营州武城的萧诠信以为真,立即抄近路迅速赶回江陵,先派儿子萧方等领军讨伐萧誉,可惜萧方等战败阵亡。后来派鲍泉领兵讨伐萧誉,连战连胜,一直打到长沙城下。与此同时,萧诠利用王僧辩的战略,打败了在襄阳的岳阳王萧,萧诠以襄阳之地归属于西魏。鲍泉进攻长沙城,连日不克,王僧辩替鲍泉,昼夜不停地进攻长沙城。
梁简文帝大宝元年(公元550年),王僧辩率军攻克长沙城,河东王萧誉被杀。湘州领土平定。
梁武帝萧衍死后,仍然存在的皇室子弟,一个是侯景控制的皇帝萧纲,另一个是侯景出兵时被任命为北方大都督的萧纶,另一个是江陵的湘东王萧绎。萧绎想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争夺王位,但他必须摆脱被推为中流砥柱的六哥萧纶,因此他派了一位王僧来辩护,并率领他的军队攻击该州。
梁建文帝大宝第一年(公元550年),萧艺派王僧辩带领舟师1万强迫萧伦,萧伦手下的刘龙武等将军投降王僧辩,于是萧伦带着家人的亲信乘船逃出武昌。后来被西魏军抓获,被杀。
萧纶军队被击败后不久,在建康侯景带领军队沿江西进攻,攻占江州、营州,准备向西进攻萧诠。在与侯景的战斗中,王僧辩充分发挥了他的指挥能力。他首先带领军队驻扎在巴陵城,与侯景军对峙,静静地制动。侯景军多次进攻,被王僧辩军用火阵、围长栅、列战船等方式击退,侯景手下将军任约也被俘。侯景看到巴陵城久攻不下,手下将军又被俘,只好把营地烧掉,晚上撤退。王僧辩乘胜追击,沿江东下进攻侯景,迅速收复江州和营州,指向建康。在建康城外,王僧辩与陈霸先的军队组成联军强迫侯景。侯景带领军队参战。在建康城北与联军的战争中,侯景战败,向东逃跑,数十人乘船逃往海上。他的一些党羽投降,一些人向北逃跑,建康城被收复。侯景后来逃到海上,被下属杀死。
[img]361540[/img]
公元552年,萧诠是江陵的帝位,是梁元帝。王僧因功被封为司徒、侍中、尚书令、永宁郡公、食邑五千户。
侯景之乱平定后不久,湘州又发生了叛乱。小毅急派王僧辩,陈霸先任命东西都督,带领军队平叛。一开始,王僧辩担心叛军勇敢,不敢轻进。他只是一步一步地强迫联合城市。后来,他利用叛军没有防备的机会指挥水陆军进攻,强迫叛军进入长沙。湘州的叛乱很快就平静下来了。王僧辩带领军队回到建康。
梁元帝称帝后,要求西魏归还梁州、益州等县、襄阳等地。这引起了西魏权臣宇文泰的极大不满。
梁元帝承盛三年十月初九(公元五五四年),西魏柱国于金、宇文护,将军杨忠领兵五万,进兵江陵。第二年正月初二,江陵坠落。王僧辩称没有及时救援,梁元帝被俘,后来被杀,47岁。
江陵城破后,王僧辩称,陈霸先是梁元帝的儿子萧方智,他在建康拥立年仅13岁,为梁敬帝辩护。王僧辩称,他被任命为骑行将军、中国书监和都督中外军事,并记录了他的书法。
江陵落下后,营州刺史陆法和以营州向北齐投降,北齐给王僧发了一条信息,认为萧方智年轻,应该选择年长的候选人。因此,曾经被俘虏到北齐的萧渊明被推荐为皇帝。本质上,北齐想支持傀儡皇帝,让梁国成为附属国。起初,王僧辩坚决反对,但由于无法抵抗北齐军队,他不得不要求以立萧方智为王子,以立萧渊明为皇帝。王僧辩称为大司马,带领王子、太傅、扬州牧。
王僧辩称萧渊明为皇帝的行为引起了陈霸先的反感。承盛四年(公元555年)冬天,陈霸率军偷袭俘虏王僧辩,废墟萧渊明,改立萧方智为帝,以萧渊明为太傅、建安王。陈霸先派人通知北齐,仍要求北齐称臣,永远是北齐的附属国,北齐派行台司马恭和南朝梁国在历阳签订盟约。与此同时,陈霸先上表朝廷,说王僧辩阴谋篡逆。
梁敬帝绍泰元年9月27日(公元55年10月26日),王僧辩被处决。
那么,南朝梁名将王僧辩是什么样的人呢?
1.王僧辩是将才,战略深刻
王僧辩论的一些事情激怒了湘东王萧解,被萧解雇入狱。不久,岳阳王带兵入侵江陵,江陵人心慌意乱。萧艺派人向王僧询问他的计划。王僧辩称,他详细阐述了战略和战术,并安排了防御策略,使江陵转危为安,岳阳王的军队不得不撤退。在巴陵城与侯景的军队对峙中,王僧辩充分发挥了指挥作战能力,运用了正确的防守战略,守住了巴陵城,并在敌人撤退时采取了追求胜利的战术,一举收复了江州和营州的失地。
2.战功赫赫,尤其是有立功的人
王僧辩一直跟随湘东王小毅,屡立战功。消灭河东王萧誉之功,守住江陵之功,击退侯景之功,平定湘州叛乱之功,支持小毅为梁元帝之功,支持小毅的儿子萧方智为梁敬帝之功。
3.面对强敌时意志不坚定和软弱
王僧辩立梁敬帝不久,北齐给王僧发了一封信,说梁国需要一个年长的皇帝。并准备派齐高祖高欢的第七个儿子高松领兵护送萧渊明过江做傀儡皇帝,让王僧辩前迎接。王僧辩一开始坚决不同意。承盛四年(公元555年)3月,北齐军队抵达东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部)。王僧辩派徐州刺史裴之横领兵拦截,裴之横战败被杀。王僧辩害怕亲自带兵出屯姑熟。
在此期间,王僧辩称,一方面与北齐,另一方面不断与陈霸先书信交流。陈霸先坚持不接受萧渊明,但随着裴之横的失败,王僧辩称自己逐渐软弱,屈服于北齐的压力。同年5月,萧渊明进入建康,即皇位,改元天成,立萧方智为王子。
南朝梁名将王僧辩是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