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时期抗俄名将萨布素。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行伍出身。康熙三年(1664)为宁古塔骁骑校时,曾带兵袭击沙俄入侵者于黑喇苏密。康熙七年(1668年)任佐领,官至四品。在此期间,萨布素积极实施康熙皇帝的移民政策,使许多人免受沙俄蹂躏,宁古塔地区的抗俄士气越来越高。五年后升任协领,官至正三品。17年康熙(1678),萨布素晋升为宁古塔副都统,官至正二品。按照康熙“建城永驻”的意图,他督促士兵们日夜修建城堡,建造工事。1681年(康熙二十年),沙俄占领额尔古纳河地区,强行抢劫牲畜和毛皮,掠夺银矿,在中国修建城堡。第二年(1682年),沙皇俄国出兵侵犯黑龙江下游地区,大肆奸淫掠夺、烧杀抢夺。康熙皇帝命令萨布素和其他将军共同带领军队调查雅克萨及其附近地区的情况。萨布素和另一位将军巴海带领1500人在黑龙江附近建造了两座木城,分别命名为黑龙江和呼玛尔。萨布素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向朝廷上疏,在建造战舰后立即申请攻打雅克萨。北京官员同意申请,但康熙皇帝没有批准。不久,康熙皇帝命令萨布素和另一位宁古塔副都统瓦礼虎驻扎在苏丽。萨布素一方面动员军队到额苏里耕种,另一方面向朝廷申请,宁古塔环境艰苦,希望军队轮换驻扎。康熙皇帝收到奏折后,也体会到了士兵们的辛勤劳动,于是命令在黑龙江建城,设立黑龙江将军、副都统等职位。萨布素是康熙任命的第一位黑龙江将军。此后,东北分为盛京(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行政区的格局。萨布素肩负重任,守卫黑龙江流域,整顿边防,规划屯田,造船备炮,筑土墙,挖深沟,加强旧爱辉城作为将军官署,成为具有抵抗力的城堡。
22年至23年,在当地少数民族的配合下,萨布素基本消灭了黑龙江中下游的沙俄侵略军。二十四年,奉命与郎谈等率兵围攻雅克萨城,俄国侵略军首领托尔布津投降,被遣返俄国。第二年,托尔布津背信弃义,率兵到雅克萨筑城盘踞,萨布素随后带兵到雅克萨城下,大败俄军,使其龟缩城,不敢出战。在清军的围困下,俄军援断粮尽,孤城指日可破。听到这个消息,沙皇政府迅速派使臣到中国,要求停战,并宣布已派戈洛文为大使,前来与中国谈判。康熙皇帝接受了俄罗斯的要求,命令萨布素撤离雅克萨之围。
1689年夏天(康熙二十八年),萨布素奉命率1500名清军驶往尼布楚,参加中俄边界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萨布素提供了黑龙江流域各种自然和历史的准确性,以及沙俄入侵的罪恶行为。最后签署了《尼布楚条约》,迫使沙俄暂时停止侵略黑龙江流域。条约签订后,萨布素曾建议驻军屯田,开发和保卫边境。
齐齐哈尔的城市建设历史与文武将军萨布素有很大关系。如果皇帝邀请他建造齐齐哈尔城,也许齐齐哈尔的城市建设历史还有多少年,尚不清楚。根据清廷的规定,黑龙江将军萨布素将在康熙29年(1690年)年底前往首都值班。朝廷在见到皇帝时,奖励了这位边将。康熙皇帝命令他“坐内大臣班”,享受着特殊的礼遇。康熙三十年(1691年),萨布素将军在详细调查东北地方形势后,密奏康熙皇帝,要求朝廷恩准在嫩江和吉林之间的齐齐哈尔建城,以坚守东北边防,从而获得皇帝的同意。康熙决定不误农时,乘闲筑城。齐齐哈尔城址拟选在卜奎站西北部的齐齐哈尔。
1692年(康熙31年),萨布素上演朝廷建齐哈尔和白都讷城。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我们邀请墨尔根(今嫩江县)两翼各立一学,设助教,选择新满洲、锡伯、索伦、达调尔的每一位助手,教书法,设立满洲学习室——龙城书院。因此,黑龙江建学开始了。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春天,67岁的萨布素跟随康熙皇帝征服葛尔丹,奉命为东路总指挥,带领东三省八旗兵和科尔沁蒙古兵,从索岳尔齐山进剿,拦截准噶尔军。萨布素军队雄伟而锐不可当。
从1683年到1701年,萨布素在黑龙江工作了18年,任期的长度是历史上唯一的,这表明康熙对他的依赖。因此,《盛京通志》有“任黑龙江将军年久,经理地方事务精通明敏,深得军民之心。其平罗刹及黑龙江学建设时,称其有文武干济之才。由此可见,萨布素治军有方,政绩突出,为保卫祖国、发展边疆、建设黑龙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黑龙江文化落后。他是黑龙江举办学校的先驱。后来,他去了爱辉和齐齐哈尔,促进了黑龙江文化的发展;黑龙江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为了丰富边境,萨布素提出将大量流犯分配到黑龙江,客观吸收和保护人才。这些流浪者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黑龙江,在边境发展中发挥了作用;黑龙江防御松弛,巩固边境,为了防止沙俄入侵,萨布素在黑龙江建立了一座驿站,并邀请了爱辉、墨尔根和齐齐哈尔建设三个城市。在这三个城市中,他们都建立了完整的军事和政府机构。今天,他们已成为边境重要城镇,为黑龙江政权机构奠定了基础,为边境发展建设创造了条件;萨布素为抗俄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萨布素一生治军严明,政通人和,开荒治水,深得民心。任黑龙江将军18年,驱逐沙俄,开拓领土,保卫国家,为巩固东北边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修建城镇,扩大兵力,发展生产,建设学校和教育,发展旗屯官庄,促进黑龙江经济文化发展,使爱辉、墨尔根、齐齐哈尔等城镇迅速崛起。边塞诗人吴兆骞曾写诗《9月12日晚上看回猎赋萨君》,称赞萨布素围猎训练的威武:山晚初回猎,江寒早渡冰;风旗收万马,雪帐散千灯。拂剑君何壮,鸣弦我不能,莫言狐兔尽,侧目有饥鹰。这首诗称赞了军容壮丽的“万马”、“千灯”还讲述了萨布素对强敌的敏感和冷静。嘉庆年间,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师戴均元写诗《赞萨布素》:忠勇传家世,沥血推荐国恩。常常回忆故将军的竖琴声切割。
康熙皇帝召萨布素返京1697年(康熙36年)。1698年(康熙三十七年),荣任一等轻车都尉,赐御袍及英纬。然而,萨布素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塞子之外,性格坦率。他怎么能习惯清朝首都官场的阴谋和阴谋呢?他晚年的萨布素被弹劾和诬陷。萨布素历任“忠直无隐”几十年、“家无余财”。降职后,卜奎(齐齐哈尔)人民仍在治理水患。萨布素积郁成病,1701年(康熙39年)在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衙门去世。
萨布素一生以国为家,努力工作,驱逐俄罗斯,保卫国家,巩固东北边防,建设城市,发展生产,建设学校和教育,为齐齐哈尔甚至黑龙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深深地爱着这一方的人民和他的家乡。如今,站在齐齐哈尔站前广场上的萨布素雕像,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萨布素将军的一生,让一代抗俄民族英雄的成就永垂青史。
抗俄名将清康熙年间——萨布素